一、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做人既不能没有原则,也不能斤斤计较。只要在大的原则上不超越界限,在小的细节方面,还是可以稍有出入的。
二、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救,后悔是没有用的,只能徒增烦恼。但未来的事情,我们还来得及修正,所以为将来考虑,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人做事讲究良心,讲究道义,支持他的人就多;一个人做事泯灭良心,不讲道义,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四、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人天生的本性其实都是很相近的,区别不大,只是由于后天环境习俗的熏陶,才彼此有了明显的差别。
五、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如果两个人的思想主张不一样,那就不要在一起共事,否则的话,迟早都会发生矛盾,必定不会成功。
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心非,名为错,无心非,名为过。犯错不可怕,如果明知犯了错,却还不知道悔改,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凡事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也不愿意做,所以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为什么别人讨厌我们呢?往往是因为做人太过苛刻,宽于律己而严于待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那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如果提前说了大话,实际上却没有真正做到,君子就会为这种行为感到耻辱。
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无论是做领导的,还是做家长的,只要自己行为端正,即使不去发布命令,下面的人或者孩子,也会照着去做;如果自己的行为都不端正,即使发号施令,别人也不会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