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先后七次下西洋,率领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效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交往。

探索未知向来需要极大的勇气,智勇双全的郑和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郑和是云南人,被世人称为三保太监。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统兵出征云南,郑和可能在明军平定云南的过程中被掳,于洪武十七年跟着来到京师,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小宦官,此时他可能十三岁。

后来郑和到了北平,在朱棣的燕王府服役。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起兵,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功,被提升为太监,这说明郑和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率兵进入京师,不久登基为帝,十二月,郑和奉命去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永乐元年,郑和已经被赐姓郑,此时他可能三十二岁。

朱棣有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建立联系,登基后不久便派人出使古里、爪哇、苏门答剌等地。

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这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始终放心不下,想查找他的踪迹,当时传闻朱允炆去了海外,经过一番综合考虑,朱棣决定派郑和等人下西洋《明史·郑和传》。

永乐三年七月,朱棣任命郑和为正使,与王景弘等人率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有余,据说船上可以行马,由此可见当时造船技术的先进程度。

郑和自苏州刘家河航海至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出发,先到达占城。

船队到达爪哇时,西爪哇正与东爪哇交战,东爪哇被西爪哇所灭,郑和派人登陆进行贸易,却被当成东爪哇的兵马,一百七十人被害。

这个突发事件考验着郑和的智慧,郑和遇事沉着冷静,没有贸然出兵回击,最终和平解决。

此后,郑和先后到达苏门答剌、满刺加、锡兰等地,最后到达古里,郑和在这里树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率船队回到京师,各国使者跟着来到京师朝见朱棣。

不久,郑和再次奉命出使西洋,他专程到锡兰山佛寺布施,用汉文、泰米尔文、波斯文三种文字立碑为文,这块碑保存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

永乐七年九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从太仓刘家港出发,先后抵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企图加害船队,郑和发觉后,离开锡兰山。

回航时,郑和途径锡兰山,亚烈苦奈儿把郑和骗去,出动五万兵马突然袭击,并且切断郑和的归路。

郑和处变不惊,对部下说:亚烈苦奈儿出动主力围攻,都城必然兵力空虚,如果出其不意,攻打其都城,必能一举获胜。

然后,郑和趁机率领两千随从,对锡兰山都城发起突然袭击,攻入城内,亚烈苦奈儿及其家人被擒。

永乐九年六月,郑和回到京师,朱棣“赦不诛”(《明史》),下令释放亚烈苦奈儿,让他返回锡兰山。

永乐十年十一月,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首次到达东非麻林迪。在航行中,苏门答剌前伪王子苏干剌图谋夺位并派军偷袭郑和船队,郑和将其击败并生擒。

不久,东非沿岸国家麻林国派使者前来献上长颈鹿,即“麒麟”。

永乐十五年秋,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从长乐港扬帆起航,护送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使者回国。

永乐十九年正月,郑和第六次率船队下西洋,正式到达祖法儿。

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病逝后,朱高炽下旨停止下西洋,任命郑和为第一任南京守备太监,让他带着部下镇守南京。

朱瞻基即位后,遵照朱高炽的遗诏,准备还都南京,令郑和修缮南京宫城,后来逐渐放弃回迁。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郑和第七次奉命下西洋,出使忽鲁谟斯等十七国,于返航途中在古里去世,终年可能六十二岁。

郑和数次出使西洋,促进了明朝与西洋各国,尤其是沿途诸国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而且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掌握了很多海洋数据,丰富了明朝海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