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真可惜


就在王翦大军伐燕,李信深入辽东追杀太子丹的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开辟南部战线,伐楚有功,夺取了十几座城邑。现在看看天下局势,韩、赵两大强国不复存在,魏国还剩下半条命,燕国已经失去了大本营,残余势力龟缩辽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只有楚国和齐国尚存一战之力。嬴政开始动楚国的脑筋了,和李信商量:“吞并楚国的话,你感觉用多少兵力才够呢?”

李信年轻气盛,自信满满:“20万人就足够了。”

嬴政再去咨询王翦,老将军的答复是:“非得有60万人不可。”

这样一种有前后次序的问答,自然会产生锚定效应。李信的答案成为抛在嬴政心里的锚,等嬴政再一听王翦的答案,自然无法接受,认为王翦老了,畏手畏脚没了锋芒。

两套方案一比较,结论很明确。就这样,嬴政派李信、蒙恬统率20万大军伐楚。至于王翦,主动请了病假,休假养生去了。

《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犯了一个错,和李信同行的秦国将领并不是蒙恬,而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司马光把这个小错误照抄了下来,实际上根据《史记·蒙恬列传》,蒙恬还要等到4年之后才获得军职,率军出征。

嬴政派李信挂帅伐楚,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实在是有失轻率了。李信并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他的军功主要来自深入辽东追杀燕太子丹,一直追到太子丹藏身的衍水。当时李信只带了几千人,轻师袭远,这种打法和伐国之战完全是两码事。

转过年来,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两线作战,一是李信、蒙武南下伐楚,二是王翦之子王贲东进伐魏。我们先看王贲这条线。

早在战国初年,魏国和秦国大打拉锯战,争抢河西之地,魏国这边先后有李克、西门豹、吴起这些耀眼的人物,让秦国吃尽了苦头,而从魏惠王以后,魏国不断走起了下坡路,不但河西之地尽归秦国所有,西部领土又不断被秦国蚕食,信陵君的胜利虽然辉煌,却如同回光返照。到了如今魏王假当政的时期,魏国之于秦国已经毫无战略纵深可言了,王贲的军队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大梁。

前边讲过,当年魏惠王迁都大梁,苦心经营,在周边兴修水利工程,首先开凿了一条运河,把黄河水引进圃田泽,然后又挖了一条大型灌溉渠,引圃田泽的水来浇灌农田。由圃田泽开凿的鸿沟水系连接起济水、汴水、泗水、睢水等中原河流,使大梁周边不但粮食产量提高,而且航道密布,水运发达。

魏惠王一定不曾想到,若干年后王贲打到大梁城下,面对如此发达的水网,正好因势利导,开挖鸿沟,引黄河水灌大梁城。3个月后,大梁城墙被水冲坏,魏王假在投降之后被杀,魏国就此灭亡。

问题来了:魏王假明明已经投降了,为什么会被杀掉呢?这可不是秦国的一贯作风啊。

如果是正常而明智的处置,无论魏王假是投降还是被擒,应当异地安置,就像秦国对韩王安、赵王迁一样。为什么偏偏要杀掉魏王假呢?

这很可能是司马光搞错了。在《史记》的记载里,要么说魏王假投降,要么说魏王假被擒,唯独没说他被杀。被杀的说法出自《列女传》,可靠性不高,却被司马光采录过来。无论如何,王贲一战决胜负,魏国全境就这样被纳入秦国版图。

司马光在《稽古录》里总结魏国的兴亡教训,说魏文侯以礼贤下士开国,魏惠王轻易把商鞅拱手送给了秦国,从此秦国一天天变强,魏国一天天没落。等到信陵君闪亮登场,尽管他的去与留直接关乎魏国的盛衰,但魏安釐王还是免不了心生猜忌,所以信陵君一死,就注定了魏国的灭亡命运,可见贤者之于国家有多么重要。

司马光的观点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人才的去留决定着国家的兴亡。

这是儒家的老生常谈,真正的难题是怎样才能识别人才,管理人才。

话说回来,王贲灭掉魏国之后,《资治通鉴》记载,嬴政派人去见安陵君,提出了一个土地交换方案,要以500里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的回复是:“虽然大王您这么厚道,以大换小,但我这片土地是从魏国先王那里接受来的,我得一直守好,不敢交换。”嬴政竟然很钦佩安陵君的道德情操,不换就不换吧。

关于安陵君,你应该还有印象。当初信陵君指挥国际联军大败秦军,却被秦国一座小小的管城挡了路,久攻不下。管城守将原籍安陵,父亲缩高也还住在安陵,而安陵正是魏国下面的一个封国。于是信陵君派人去见安陵君,要把缩高请出来,利用父子亲情给管城守将施压,没想到安陵君软硬不吃,事情就是办不成。

嬴政打交道的这位安陵君未必还是信陵君打交道的那位安陵君,但即便不是同一个人,做派简直如出一辙。那么问题来了:以安陵弹丸之地,哪有和秦国谈判的资格呢?即便安陵君真有这份操守,但嬴政怎么会有这份闲情逸致跟安陵君谈条件呢?就算嬴政并不是真的想谈条件,只是设计一个圈套,诓骗安陵君献出土地,但是,秦国连偌大一个魏国都吞了下来,端掉小小的安陵还不是举手之劳,哪里还用得着诓骗呢?所以这整件事,怎么看怎么不合情理。

考察出处,《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是把《战国策》的一段长篇大论删节来的。《战国策》的原始版本文采很好,经常被古文选本收录,我们熟悉的《古文观止》就有这篇,题目叫《唐睢不辱使命》,我们在中学语文课里都学过的,说的是安陵君担心惹恼嬴政,就派了一名叫唐睢的高人出使秦国,唐睢在嬴政面前不卑不亢,甚至拔剑挺身,要跟嬴政拼命,把嬴政搞得灰头土脸的,郑重向唐睢道歉,说自己现在明白了,之所以韩、魏这样的强国都灭亡了,安陵君却能凭着区区50里的地盘存活下来,都是因为安陵有唐睢在啊。

大家在读中学的时候,听嬴政讲何谓“天子之怒”,唐睢对之以“布衣之怒”,又是“彗星袭月”,又是“白虹贯日”的,辞锋咄咄逼人,气势激荡人心,不会产生什么怀疑。但现在我们在编年史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这段内容,马上就会感觉难以置信。嬴政刚刚遭遇过荆轲的行刺,怎么可能允许唐睢这位外国使臣带剑上殿,和自己面对面呢?假如真的可以的话,那么荆轲当初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弄一把淬毒匕首,藏在地图的卷轴里呢?

《资治通鉴》虽然删掉了唐睢出使的内容,连带着抹去了拔剑挺身这种不可靠的细节,但依然不能使嬴政找安陵君交换土地这件事显得合理。但是,秦国也许真的放过了安陵,未加吞并,就像先前处置卫国一样,政治上表现出来尊重传统,不断人香火的高姿态,又不必担心小小安陵真能发动叛乱。

安陵的下落究竟怎样,历史并没有留下记载,我们的推测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