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在南北朝的历史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然而,北魏分裂的种子其实早在40年前就埋下了。40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正式宣告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洛阳。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北魏孝文帝开始了一系列的全面汉化改革,汉化改革包括移风易俗、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实行汉魏官制等。孝文帝自己积极做出表率,改姓“元”,因此他的名字也叫元宏。
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孝文帝改革多有表述,同时,也多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然而,我们要知道的是,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有利无弊。
在当时,一大批鲜卑旧贵族就极力反对孝文帝,其中就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就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两年之后,太子元恂在洛阳发动叛变,企图逃回平城。孝文帝为了坚定汉化改革,不惜将元恂废黜,贬为平民,最后将其赐死于狱中。
因此,孝文帝的迁都之举以及一系列汉化改革,引起了鲜卑旧贵族的极大不满。而且,随着北魏的政治中心南移,跟随到洛阳来的贵族和官员地位得到了提升,而留守在旧都平城的鲜卑贵族和军人的地位却一落千丈,这种南北两大阵营地位的强烈对比直接为北魏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最终走向了两个极端。在南边的洛阳,汉化的贵族和官员开始奢侈腐化,沉溺声色犬马,争权夺利,而在北边的平城,保持着鲜卑旧俗的贵族和军人依旧过着部落式的生活,经济困难,物质匮乏,待遇低下,几乎成了被国家遗忘的对象,甚至还要遭受洛阳贵族的歧视。
这种南北矛盾,不仅从未得到北魏王朝的解决,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历史沉淀之后,最终演化为一场历史的灾难——六镇起义。
何为“六镇”?“六镇”是北魏王朝在平城以北设立的六个军镇,目的是防御来自北方草原的柔然民族以及守卫旧都平城,位置在今天的内蒙古南部和河北北部,从西向东依次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后来的宇文泰、高欢,以及隋唐的先祖都发迹于六镇。
公元523年,破六韩拔陵率先揭竿而起,其余军镇也纷纷响应,由此拉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
这场起义席卷了北魏的大半个江山,而北魏朝廷内部却还在争权夺位,于是,历史的机遇最终落到了军阀尔朱荣的手中。
尔朱荣大字未必识几个,却是一个极富军事才能的人,他从一支小小的义军,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几无败绩,逐步将整个北方囊入怀中,同时招降纳叛,收拢起一众人才,这其中就有东魏和西魏的缔造者——高欢和宇文泰。
尔朱荣坐大之后,开始觊觎身处洛阳的北魏朝廷。公元528年,他借着勤王的名义,杀入洛阳,将主政的胡太后和幼帝元钊在河阴(今河南孟津)抛入黄河,杀戮公卿百官2000余人,史称“河阴之变”。
《魏书》记载,河阴之变之后,“天下闻之,莫不切齿”。尔朱荣的滥杀屠戮,最终也让他被世人所唾弃。可能正是由于尔朱荣在历史上的恶名,后来黄巢攻入长安以及朱温发动“白马之祸”时,对朝臣百官的杀戮程度都相对有所收敛。
至此,北魏王朝只是名义上姓元,实际已经成为尔朱氏的朝廷了,北魏几乎已经成为一具空壳,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然而,尔朱荣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久。公元530年,不堪压迫的傀儡皇帝孝庄帝元子攸便联合几名近臣,埋伏于大殿之上,最终将尔朱荣诛杀。
尔朱荣一死,北魏朝堂便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局面也再次混乱起来。
虽然说孝庄帝元子攸杀掉了尔朱荣,但是他依然无法掌握真正的实权,自己最终也命丧于尔朱荣之堂侄尔朱兆的手中。尔朱兆虽然继承了伯父尔朱荣的衣钵,但他没有伯父的军事威望和军事才能,在与高欢的战争中,连连溃败,最终兵败自杀。就这样,北魏的朝政落入高欢的手中。
高欢入主洛阳之后,从民间农舍迎立元脩为帝,这就是北魏孝武帝。然而,元脩虽然感念于高欢的拥立之恩,但他却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帝王,元脩自知不是高欢的对手,最终率众西逃至关中。
此刻的关中是宇文泰的天下,元脩的投奔,让宇文泰欣喜不已,宇文泰甚至亲自在长安城外恭迎。宇文泰本就缺乏和高欢对抗的资本,孝武帝元脩的投奔,相当于让宇文泰获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机会。
高欢没办法,只好另立元善见为帝,为了防范皇帝再次西逃,便迁都于邺城。宇文泰见高欢又新立了皇帝,手中这个元脩反而显得碍手碍脚,索性将元脩毒杀,另立了随同元脩入关的元宝炬为帝,并且也以魏自称。
因此,严格地说,历史上并不存在“东魏”和“西魏”这样的叫法,“北魏”也是不存在的,在当时的历史中,他们都以“魏”为国号,都自称魏国,只是今人为了区别这些王朝才用方位加以区分。
自此,北魏宣告正式灭亡,历史进入了东西魏对立的时代,这同样也是宇文泰和高欢双雄争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