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题注:杂诗,随感而作的无题诗。《杂诗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借男女相思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唐诗三百首》只收录王维《杂诗三首》的第二首,为了方便理解学习,我将第一首和第三首也放在一起学习。)
王维《杂诗三首》
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孟津,洛阳北部的黄河南岸一带。孟津口,古渡口,为交通要冲。)
译文:我家住在孟津的黄河边,门前正对孟津的渡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江南船,往返江南的船只。)
译文:常有从江南往返的船只,你(夫君)有书信捎人寄回家中吗?(我在等你寄回来的家书。)
画面感:思妇怀远,天天期盼孟津渡口有人带来远行的丈夫寄回书信。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君,敬称,指您。)
译文:您从故乡来,应当知道故乡最近的事情吧。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来日,来的那天,即从故乡动身启程的那天。绮qi上声,精美、华美。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著花未,开花了没有。)
译文:您来的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梅花,开花了没有?
画面感:离人思乡,偶遇来自家乡的熟人,急切想知道家中近况,又不知该从何问起,憋了半晌问出一句:我家窗前的寒梅开花了吗?
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发,开花。复,又。)
译文:已经看见冬梅开花了,渐渐的又听到春鸟的鸣啼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愁心,幽怨哀愁的心思。畏,害怕。)
译文:看见春草生长,为何会增添愁思呢?大概是我害怕它们慢慢的长到台阶边上吧!(害怕时光流逝,良人未归。)
画面感:闺中人看着梅花越开越多,渐渐的树枝上鸟儿也多了起来,在欢跳啼鸣。是啊,又是一年春来到。时间总是无情的流逝,她期盼的人儿还没有应时而归。缕缕愁思冲昏了头脑,大好春光在她眼中竟然变成阵阵寂寥,她在哀叹:时间啊你慢点走,春草啊你慢点长,怎么一转眼你竟然长到台阶边上了呀!
赏析与感悟:
1.三首杂诗,三幅画卷,三种愁思。三首都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而作,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场景,但第一首“思妇盼归”和第三首“悲叹春光”的地点放在孟津渡就大有文章。
一,孟津古渡口是武王伐纣时的诸侯会盟之地。《史记》里说的“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书里的“会盟津”,其实是“会盟”于“津”,“盟津”由此而得名,后演化为“孟津”。孟津就暗含着誓约的意思。
二,史料记载:王维的祖父王胄,是武则天时的朝廷乐官,孟津一带有王胄的庄园,名为龙洞山庄。一种说法:《杂诗》描写的思妇就是王维的妻子,他其实是在描写想象中妻子等候自己归来的场景。
三,“安史之乱”后,曾被迫担任叛军伪职的王维遭到清算而下狱,幸亏他在担任伪职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此时的王维已有归隐之心,亦官亦隐,而他选择的隐居地点就在孟津。
四,历史典故“叩马而谏”发生在孟津。当年周武王会盟诸侯、挥师渡河的时候,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赶来,跪拜马前,指责武王说:“文王死而未葬,就动干戈,这能算孝吗?作为商朝的臣子,竟敢发兵讨伐天子,这能算忠吗?”武王左右的卫兵要杀掉他们,姜太公制止说:“他们也算是有气节的人啊!”也就没有降罪于他们。周代商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后世赞伯夷、叔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是诚信礼让、抱节守志的典范。
所以说“孟津”绝不是随便用的,这里蕴含了许多暗喻。
2.三首杂诗都是传世经典,但最精彩的无疑是第二首。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二首到底哪里出彩。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两句诗句平白无奇,却能立即在我们的脑海中营造出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位离乡的旅人偶遇刚从家乡而来的熟人,他拉着对方的手,心中有无数个关于家乡的问题,急切间竟然支支吾吾的问不出来。这里连续用了两次“故乡”,急切的心情跃然纸上。这样重复用法本是诗词忌讳,但如果能更好的表达感情,还管它忌讳不忌讳的,这点倒是可以学一学。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大概是心中对故乡的一切都太想知道了,也正因为什么都想问,一时间竟不知从何问起,心念百转千回,最后只悠悠问道: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多么不可思议,可是又真实而且合情合理。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句平淡的问话之下蕴藏着多么炽热的暗流。
我们学习王维的诗,评价是“语浅情深、直击心灵。”“语浅情深”就是接近白描又真实深刻,但“直击心灵”又要怎么做到呢?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他是将思乡之情由宽泛的面收束成一个具体的点,情感的穿透力就能立即凸显出来,从而直击心灵。思乡是面,寒梅是收束的点。在《相思》中“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是面,“红豆”就是收束的点;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面,邮票就是那个点。歌曲《那就是我》:我思念故乡的小河……。思念是面,小河就是点。每个人心中对每一种感情都有一种标记物,那就是所谓的“点”,要想“直击心灵”,就要从这个“点”入手。
初唐王绩写的相同类型的思乡诗《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连续十二问,面面俱到却不能直击心灵,对比而言,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