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国人为什么痛恨明朝 ?现代人对明朝没有好感的五大原因

一.肆无忌惮残杀功臣



1、1380年,胡惟庸案。胡惟庸及身边人都已经被杀了,为了大肆株连杀戮功臣良将,故意不断升级层层加码,又冒出了“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罪名,包括七十岁的李善长。总之,什么罪名能诛灭人,就定什么罪。几年内,没完没了杀功臣。

2、1382年,空印案。只因一份空白盖印公文,朱元璋认为官员欺君相互勾结,奇思妙想又冤杀几百名官员。

文件没有盖章,不就是办事人员疏忽大意搞忘了?如果想用这手段犯罪,也太没有智商了。要真想做违法的事,至少不会忘记盖一个萝卜章 ,哪儿需要几百人勾结?

3、1385年,郭桓案。一桩吞盗官粮的贪污腐化案,朱元璋竟然脑洞大开,牵扯出来数万人被杀。

如果几万人贪污一处仓库中的粮食,一人能分几粒米?

4、1393年,蓝玉案。为了控制军权,朱元璋借口蓝玉谋反,株连杀戮人数一万五千多人。这为朱棣夺位创造了条件。

5、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刚直无私的于谦,被皇权斗争需要而所害。于谦被害,标志着明朝发展方向已经改变。

6、几次打败敌人的袁崇焕被害,意味着明朝败亡覆水难收。

◆以上历史事件都有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广为流传,让一代代国人耳熟能详(例如,火烧庆功楼,明初(洪武)四大案,于谦石灰吟、袁崇焕遭凌迟),使人们对明朝没有好印象。


二、奇葩皇帝不理朝政

明朝的皇帝, 一个个都是无与伦比的极品,一个个绝世无双的奇葩。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拉开了明朝衰落的序幕,也拉开了奇葩皇帝一个个登台表演的序幕。

1、玩姐弟恋、求仙问道的朱见深,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设立“皇庄”,开始挖大明王朝的墙角,与民争利,开辟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他生财有道,提拔官员,不需要办手续,直接任命,将乌纱帽变成“人主私器”,成为个人捞外快的紧俏商品。皇亲国戚、嫔妃太监都可以卖官鬻爵,官场越来越腐败。

2、以野生动物园游乐园、配美少女舞乐队——豹房为家的朱厚照,荒淫暴戾,怪诞无耻,还喜欢当将军,玩了16年,最终冒充渔夫,玩死了自己。

3、求仙问道的嘉靖朱厚熜、沉湎于酒色的万历朱翊钧,都十几年不上朝,任由奸臣太监横行霸道、折腾天下。

4、文盲天子朱由校,擅长木工,对刀锯斧凿、丹青髹漆样样精通。他制造的桌柜床匣精巧绝伦。设计的房屋也是巧夺天工。他就是厌恶朝政,简直是一个被皇帝这个职业耽误了的能工巧匠。

5、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在位17年。17年不长,也不短,如果励精图治,还有一线希望。而他在位期间没有奋发图强,奇葩的是,猜忌成性的朱由检热衷于换首辅玩。在位17年,他竟然换了19任首辅,大多只干了几个月,文件都没有时间送到地方,就又换了当家人。更奇葩的是,他不知道谁当首辅合适时,就抓阄决定。换来换去,最后,只有自己亲自出马,找到哪一棵歪脖子树,结束自己的荒唐!

◆有关豹房、拉郎配、殉葬、皇帝不上朝、嘉靖剐宫女、海瑞骂皇帝等题材的戏剧、故事、影视也是数不胜数,自然人们对明朝没有好感。


三、宦官与东厂、锦衣卫

明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但有数不尽的凶残太监。谈太监胡作非为、扰乱朝政,大多人会情不自禁想起明朝。就是因为明朝奇葩皇帝很多,才导致明朝太监的猖獗。

明朝缓缓进入日落西山阶段的标志事件——土木堡之变,就是太监王振的杰作。

还有鱼肉百姓、滥杀大臣的“立地皇帝”刘瑾; 让天下人“只知道有忠贤,而不知道有皇上”的“九千九百岁”魏忠贤等,也是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提到明朝的太监,自然不能离开杀人如麻,臭名昭著的东厂与锦衣卫。

锦衣卫,明代皇帝私人专有的监视天下军政、搜集情报的机构。由司礼监太监负责管理,专门打击朝臣官员,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随心所欲地抓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可以不公开的进行审讯,可以严刑拷打、乱用酷刑。

东厂与锦衣卫,仅仅是公开的,把触怒皇帝的大臣拖到午门遭杖打的,就有500多人,平均大约每年两人。

行刑校尉看司礼监太监的脸色与动作行事,受刑之人如果与宦官集团有瓜葛,打几十棍也伤不了筋骨,如若有嫌隙,则三下五去二,几棒子就打得投胎转世。270多年间,被锦衣卫杖毙的大臣达50多人。

暗地里,锦衣卫滥用职权、欺上瞒下、罗织罪名、凌辱虐待致死的人,更是举不胜举。

一句话,明代的冤假错案,没有哪一桩不与东厂锦衣卫有关系。一个郑和,挽救不了明朝太监的声誉。

◆明代太监、锦衣卫,在多如牛毛的民间故事、文学、戏剧,以及后来的影视里面,历来都是穷凶极恶的反面人物,例如,凌迟处死的刘瑾,“九千岁”魏忠贤。


四、摧残读书人

明代读书人威武不屈的气节前所未有,超过历朝历代。在飞扬跋扈的宦官及奇葩无比的皇帝反衬下,既形象高大也悲壮惨烈。

1、在午门遭锦衣卫用廷杖毒打的500多人,绝大多数是刚直不阿的文臣;

2、朱棣靖难之役后,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都惨遭灭族;

3、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死后被抄家,致使十多人在家饿死,明朝,终于糟蹋掉了自己最后辉煌的机会。

4、魏忠贤不惜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资料翻出来,编《东林点将录》打击号称"清流"的东林党人。1625年,木工皇帝、文盲天子朱由校,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拆毁东林书院。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六君子”惨遭到魏忠贤迫害。

明朝在内斗中,终于耗完了最后一丝力气。

◆这里面关于读书人的灭十族、红丸案、张居正、杨涟、东林党故事,妇孺皆知。


五、内部斗争倭寇入侵

提起倭寇,就想到敌人能来、自己不能出海去打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入海”。此处不评论朱元璋为什么要下达这个“史上最严禁海令”,让沿海居民看着金饭碗饿肚子。

按理说:“先王之法,三年不改”。意思是说,祖宗的规章制度,不是不能改,而是不能急急忙忙改变,是需要等三年后是可以改的。“三年不改”,这里面不仅仅是孝,而是你继任者在三年时间之内,熟悉了执政程序,理顺了搞清了官场(包括官员该用的、该换的、该抓的)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就可以实行自己的新方案!

可惜急于求成而削藩的方孝儒与朱允炆没有读懂先王之法,三年不改这一句话。

因为代代相传,继承先辈的智慧,才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因为与时俱进,改变先辈的陈规,才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

明代朱棣就改了“先王之法”,所以有了“郑和七下西洋”,可偏偏明代其他皇子皇孙都奇葩,对国家发展没有兴趣,都躺在朱元璋的那块“片板”上消磨时光。

你不下海不发展,那么倭寇就找上门来欺负人。

倭寇来了,也不是没有人愿意抵抗,不是真的打不赢。倭患,最大原因是人祸,是嘉靖朱厚熜不上朝理政,大臣内斗、朝局混乱造成的人祸。

例如,1555年,爱国将领张经率领“土狼兵”,杀倭寇2000余人,取得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是“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但因为张经不是“严党”(严嵩死党)的人,惨遭诬陷被杀害。而民族英雄胡宗宪(戚继光的上司,积极主张培训“戚家军”),忠心体国,平定了13年的倭寇后,却因为是“严党”的人,又冤死狱中。

◆倭寇是以前民间说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如今网络上常常提及的话题。为了争权夺利,却不顾百姓死活,让大家怎么对明朝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