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讨好型”人格的感悟和探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

首先,我们有必要先把“讨好”和“善良”作一个区分,虽然它们都是利他的,在某种程度上非常相似。

同样为别人做一件事, “善良”是出于一种心意,比如同情心,主动为别人付出,而在付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感。

而“讨好”,是为了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和需求(也可能是自己主观解读的,对方不一定真的需要),表面上主动、实则被动地为他人付出,在付出的同时,内心深处是期待回报的,如果没有,就可能感到委屈。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所谓“讨好型人格”的主要行为表现,这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但具体的行为占比要因人而异。

A:非常努力地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好人”,且基本上是一个不能认“错”的人

“我要作个好人,特别是‘别人眼里的好人’,我不能有‘不好的地方’,所以我把‘善良’作为我的底色,我很有同情心。‘我错了’,对我而言就像就是灾难,仿佛我变成了‘坏人’,那么,别人就不会喜欢我、认同我了,所以,我基本不能认错,我总能为自己找到很多开脱的理由”。

B:服从,也就是“听话”,非常能“忍”

“我觉得别人更强大,我不敢表达我不同的看法,因为我害怕我说了就会受到攻击,所以,虽然很多时候我是违心的,但是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只有这样,我才觉得我是安全的”

C:可以压抑、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意愿来“迎合”别人的需求,只要这个人是自己需要的。

“我要对我‘需要的人’特别好,我要为TA无私付出,我总能猜到TA需要什么,然后竭尽所能的去满足TA,虽然我有时会感到吃亏和委屈,但只有这样,TA才会喜欢我、满足我,我才不会被抛弃,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分析了“讨好型”人格的主要行为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内心的冲突和压抑,那么问题来了,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行为能够持续发生,一定是受到“奖励”了,那么“讨好型”人格有什么好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是“有好处”。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早年关系的“生存和竞争策略”。

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去想象两个情境来理解“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情境一:

甲先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在他看来生活总是不如意,为了家庭的生活,他起早贪黑,感到非常地辛苦,所以,他有时喜欢多喝几杯。他和老婆的关系不太好,他知道老婆对自己不太满意,她经常和他争吵,只有他气得摔东西时,她好像才能停下来,所以,他在家里经常发脾气和摔东西。他有三个儿子,他相信“棍棒出孝子”,所以,他经常用“打”这种方式,来为他们“好”,而三个孩子给予他不同的回应。

孩子A:很叛逆,经常挑战他的权威,是挨打最多的孩子,越打越对抗

孩子B:很冷漠,很少回应他,像是可有可无的孩子,被打也不会吭声

孩子C:很听话,有时会讨他欢心,是他最喜欢的孩子,基本不挨打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C,在这个充满了紧张和“威胁”的环境里正在形成讨好型人格,和两位哥哥相比,他选择了这样的生存策略: “我‘害怕’我不够好,所以我讨好你,这样我能获得安全”

情境二:

乙先生家在乡村,有两个孩子,一女一男,他观念比较守旧,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他格外地疼爱他的小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儿子越来越像小霸王,越来越不靠谱,而他的大女儿却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乖巧,越来越优秀。终于有一天,他把两个孩子叫在一起,训斥小儿子说“你看你一天就知道胡闹,以后多向你姐姐学习”!

看完这个情境,大家想必也明白了,在这个家庭内部竞争中,女孩正在形成“讨好型人格”,她选择了这样的生存策略“我‘不甘心’我不够好,所以我讨好你,我要赢得公平的爱,甚至更多的爱”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当然并不仅限于以上两个场景,它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管怎样,我们可能需要先承认,它在我们过去早年的关系中是有积极作用的。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当我们长大以后,以成人的姿态走进大千世界的时候,这种人格倾向对“现在的”我们还有好处吗?

答案依然是“有”,而且“非常有”!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存“捷径”!

在社会竞争当中如果想要胜出,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大抵是“两条腿”走路的。

一条腿是“以事为中心”的,具体说就是“把事办好”,直接拿到利益;另一条腿是“以人为中心”的,具体说就是自己要先作个好人,然后还要和别人“处好”。

我记得在《奇葩说》的某一期里,就到底是”先作人”还是“先做事”进行了辩论,获胜的一方是“先作人”!

而显然,讨好型人格在“以人为中心”的路径上是非常有优势的

关于这种优势,我想用一句很流行但不是很恰当的话来帮助大家理解: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我们把这句话作一个变形, “你征服世界,我通过‘讨好你’,换取你‘替我’或‘帮我’征服世界”。

举个极端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里,有一个特性,如果一个臣子可以赢得皇帝的绝对信任和认同,就可以不计他的出身,不看他的能力,他似乎只要“讨得皇帝的欢心”,就能坐享荣华富贵和滔天权势,即使最终身败名裂,被万人唾骂。

当然这种例子,在现代社会并不会发生, “得一人而得天下”是不存在的。但是,一个“服从的”、“迎合的”、“基本不得罪人”的伙伴,在人群当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如果“讨好型”人格倾向能帮我们将“以人为本”发挥得“恰到好处”,它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是有所助力的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生存和竞争策略。

可是,为什么大家提到“讨好型”人格的反应,并不总是正面呢?

首先,这种“以人为本”的捷径,在当今的社会受到很多制约,它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

现在的社会运作模式非常复杂也更加规范,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来激烈,这时候更需要“以事为本”,以“成败”论英雄。特别是打工人或个人老板,在征服世界的路上,不可避免的独自面对风雨,都可能随时砸掉饭碗,只“以人为本”或“被以人为本”肯定是不够的。

其次“讨好型”人格有非常明显的副作用——“不能作自己”!

想理解这个副作用,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人们活着的意义。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们终极的心理需求是基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而“讨好型”人格倾向是与之相反的“去个性化”。

所以“讨好型人格”的副作用体现为一种长期的、自我压抑的心理冲突。

这种心理冲突就像内心分裂成两个人,一个弱弱地说“我要作自己”,另一个狠狠地说“不行!那样你就不被喜欢了,你必须做别人期待的你!”

所以,

讨好型人格会常感焦虑,因为自己是被动的,命运仿佛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讨好型人格经常会有抑郁情绪,被自卑心理困扰,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也感受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讨好型人格可能人际敏感,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说者无意’,自己‘听者有心’。”

“讨好型人格经常感受到挫败,因为内心也渴望别人‘像我对别人一样对我’,也能‘以我为中心’” 。

“讨好型人格如果自己的需求或期待得不到‘及时满足’,内心会非常非常委屈和愤怒,而这种委屈和愤怒一旦爆发,就足以破坏关系。”

如果我们感受自己有“讨好者人格”的倾向,我们一定认真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声音或微弱或高亢,或温暖或冰冷,或坚定或脆弱......然后,然后我们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眼睛,叫自己的名字, “Hi,XXX,你可以更好的”。

最后一个问题了,要怎样尽可能地消除“副作用”?“讨好型”人格的完善之路是什么呢?

一句话, “你爱或不爱,我都在这里”

就最后这个论题,我们可以先结合一下“中庸之道”的思路。

“中庸之道, ‘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各种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

“讨好者”人格是“以人为本”的,是一种过度的,以“他人为中心”的人格倾向,为了让这种人格更“中庸”,我们可能就需要更多的“以己为本”,更多的“以事情为中心”,我们可以试着去:

  1. 停止有意无意义地讨好他人,没有牺牲,就没有委屈。
  2. 自己多爱自己,减少了对他人的期待就减轻了心理压力。
  3. 经常地、不带攻击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就不会产生很多的内心压抑。
  4. 为自己负责,创造自己的价值,提升个人现实各种能力,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了。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该交待的都交待了,不,并不是,这远远不够。

因为人格没有定势,更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也不会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比如今天主要探索的“讨好型人格”,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利他且亲社会的个人修养。

关于人格,我们只是“人为的”,甚至是“自以为是的”,去给它“命名”,试图去探究它,改变它,但我们能够了解的,总是不够的。

人格的发展之路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是没有尽头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灵活应对,不断地去完善它。

“性格决定命运”,我们不断完善人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而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看到,所谓人格,它都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姿态,是我们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一种努力适应。

“适者生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格,但只要我们还在自由地呼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人格就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