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师名言:
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译文:
不向老师学习,就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2、学则正,否则邪,师哉!师哉!桐子(童子)之命也。(汉.杨雄《法言.学行》)
译文:
(向老师)求学能走上正路,不求学就会走上邪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
3、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译文: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就好比是想保养自己的身体,却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为你传授道、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尊师事例:
(一)、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二年》)
译文:
明帝自从当上太子,向桓荣学习《尚书》,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召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听讲弟子礼节;诸生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明帝(指着桓荣)谦让地说:“太师在这里。”结束后,把太官的供具都赐给了太常家。每次桓荣生病,汉明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官、太医为桓荣医治。桓荣病重的时候,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官职。明帝亲自到他家询问病情,进去在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车了,捧着经书上前,抚摸着桓荣哭泣,赐给他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才离去。从此后诸侯、将军、大夫来探病的,不敢再乘车到门口,在床前都下拜。桓荣死后,明帝亲自穿上丧服送葬,赐他在首山的东面修筑坟墓。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明帝在尊师重教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二)、程门立雪
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选自(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十二》)
译文:
(有一天,)杨时和游酢前来拜见程颐,在窗外看到老师在屋里打坐。他俩不忍心惊扰老师,又不放弃求教的机会,就静静地站在门外等他醒来。可天上却下起了鹅毛大雪,并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仍一直站在雪中。等程颐醒来后,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厚了。这时,杨时和游酢才踏着一尺深的积雪走进去。
程门立雪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在求学路上,只有虚心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后来杨时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学者,与他的虚心好学尊师重教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