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跳出初中课本,如何赏析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这首诗好像在初中课本就有吧?初中老师的讲解估计大家都忘了。作为田园诗派创始人,一生都在诗、酒、田中浸淫的隐士之宗,陶渊明在诗词史上地位相当高,大抵能和屈原、李白共谈。

关于陶渊明和他这首耳熟能详的《饮酒·其五》的解读也是比比皆是,我们说一点在初中课堂上老师讲不透的内容。

其实五柳先生的诗,真的不是初中生能领悟得透的。他的诗字词简单,意义却极其深远。就算是天纵英才,十五六岁年纪又如何能读通他字里行间的世事沧桑?陶渊明的云淡风轻都是来自于“千帆过尽”,绝不是仅有聪慧头脑的少年能理解的。

因为平仄始于唐,在陶渊明时期甚至“四声韵”也还没有入诗,所以我们不用看平仄。古体诗,念得顺畅,抑扬顿挫就是好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说陶渊明是隐士,可他并没有归隐山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可为什么我们都认为他是隐士呢?因为他的诗句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隐士的形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就明确点出自己是在心灵上归隐了。

心灵一放逐,天下皆深山。住在哪儿重要吗?没人来叨扰,不与世间俗务发生关系,就算住在紫禁城,也是个隐士。这简直就是在啪啪打那些跑到终南山里隐居的人的脸啊。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塑造心灵超脱隐居形象,传达出自身成功“大隐隐于市”的愉悦感。后面六句进一步描写隐居后景色以及和自然和谐所达到的境界,说明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是真爱,而这种真爱来源于诗人自身的品性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日常生活,偶尔采菊花做茶,采菊的时候,不经意之间就看到了南山。不经意地看到,就代入了内心的喜悦感、轻松感。

这种不经意,正是陶渊明的山水景物描写的特点。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不是有意去欣赏的,而仅仅是不经意看到的。山中的风光,天天都很好,傍晚更加棒,并且有飞鸟到处飞,回到巢穴。

陶渊明的诗好就好在这里,他的诗不好学也就是在这里。王维算是学到了一些门道,加上对佛道禅境的理解,走出另外一条路子来。其实他们都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他们的诗在对风景、生活的描写中带了一丝丝抽离的味道,就好像是赏画的人,在看着这人世画卷的云舒云卷,与我无关却表达了我心所想。

这相对于强烈感情带入的“有我”之境,别有一番意味,也很难做到。因为作品于人,本来就是反映作者的感情和志向,再通过文字来打动读者。人人都能“有我”,“无我”就更难能可贵。

有我之人看风景,是有意的,带有欣赏的,或者带有寄托的目光。

这样的作品,还有一个孟浩然,景物也是没有寄托的。所以我们说孟浩然就是一个热爱乡村生活的庄园主,但他的诗写景身在其中,自带欢喜。

而陶渊明完全没有这些。陶渊明的心和景则是带有一种疏离感。景色好吧,你好你的,我也是偶尔一见。甚至没见也没什么关系。

他的这种“不经意”贯穿了整首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么美的景色,好像有些深意在里面,本想说说,再一想算了。懒得跟你们讲,你们自己体会,这种疏离感、不经意的味道,那是已经写在脸上了。

最后两句是很明显的魏晋诗风,也就是玄言诗的尾巴。在玄学风头正盛的时候,诗作也受到影响,所以在魏晋早期所有诗歌的最后一联基本上都是讲道理,这是玄言诗的特色,一直到谢朓,才慢慢去除这种特点,逐渐为唐诗意在言外做好了基础铺垫。所以,我们后来在唐诗中就看不到这种总结式的说理句子了。

但是陶渊明和其他诗人还是不同,他不再说什么道理,什么也不说了,一切都在其中,就是不说了。这是一种诗歌走向的进步,虽然没有完全跳出“玄言诗”的窠臼,但是已经初露端倪,反而更加明白的是表达出他这种懒得讲理的意思。我看到的景色是不经意的,我领悟到的真意也是不经意的,我表达出来也是不经意的。

你能不能懂,关我菊花事?

其实陶渊明走的是“山水诗”、“玄言诗”的路子,但他写的东西大都是身边的事,眼前的事。而他身居田园,所以人们专门给他一个名词叫“田园诗”。

要读懂他这首经典田园诗,那就放下俗事,放下感动,静静地去看一下身边的景色,于不经意之中,我们就懂了他了。

记住苏轼临终遗言:“着力即差”

这种不经意,绝不是小孩子能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