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王之涣性格豪放不羁,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善作五言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凉州在唐朝时期是西北边防的要塞,北御突厥,南防吐蕃。居住在繁华的城市中的王之涣也为边塞的将士牵肠挂肚,就在他辞官居家之时又担心着国家政事,于是写下这首《凉州词》。
咱们先来看题目,《凉州词》是盛唐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有《凉州词》,多为边塞诗。
王之涣诗中的凉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来看诗歌前半部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就是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为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在这里万仞山显然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山势高耸。
所以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黄河的源头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不见踪影,戍边的要塞孤零零地耸立在万仞高山之上。
这里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西北边塞广漠壮阔的风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同于其他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入海流”自上而下一泻千里的观察角度,王之涣在诗句中以一个“上”字转换了观察角度,自下而上地描写出辽阔的高原上,汹涌澎湃的黄河好像看不见源头,直插云端,消失在云雾之间,更能表现西北边塞地势高耸,营造出雄伟壮阔的大背景。大家可以对比品味一下不同角度观察黄河之水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
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大背景下,一座塞外戍边的堡垒巍然耸立在万仞高山之上。我们通常用“一片”来形容轻飘飘的云彩或形容漂泊不定的小舟,但这里用“一片”来形容孤城,更显单薄孤立的色彩。远川高山更衬此处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刚才老师给大家对比赏析了一下诗中第一句的“上”字,以及第二句的“一片”,其实咱们在小学阶段的现代文阅读题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字词赏析题”,在答这类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学会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字?为什么不换成“黄河远下白云间”,为什么不换成“一座孤城万仞山”?这样用有哪些好处?我们要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看看它反映了作者的哪种情感,或者营造出哪种氛围。
就在山川的雄阔苍凉,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的情景之下,忽而一转,引入羌笛悠悠之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分析诗歌时我们要关注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也就是某一被诗人寄托了情感的事物。羌笛是羌族的乐器,古羌族分布在西北一带。杨柳在这里指的是《折杨柳》曲,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因“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是古诗词中人们寄托相思之苦的经典意象,在古诗词中读到“柳”往往就暗示着诗词表达难分难舍、恋恋不舍之情。玉门关在唐朝人的诗歌里频繁出现,是一般唐朝人心中熟悉但又不曾去过的神秘地方。它代表着政府管辖地区与荒蛮边塞的分界,也是朝廷政令顺利传达的西部极限。戍守边疆的将士出玉门关外便远离家乡,因此诗句中出现玉门关往往透露出思乡之情。
在理解后两句时我们要结合前两句烘托的环境背景来看,将士在如此苍凉险峻之地戍守边疆,忽闻羌笛吹响的送别之曲,自然心中是会暗起思乡情的。可是“何须怨”《折杨柳》曲带来思乡疾苦呢?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哪来的柳枝可折呢?说怨也没用。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又有言外之意,其中“春风”暗喻皇帝的关照,在这句诗里的意思便指皇帝不关心玉门关外将士处境艰险孤寂,得不到皇帝的恩惠。
整首诗表现边塞将士生活凄苦还得不到皇帝的关怀,处境艰险,但将边塞壮观雄浑的景象描写得层次分明,更显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远在塞外的孤寂以及思乡的凄苦,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