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鼓浪屿建筑介绍——林巧稚故居


林巧稚,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鼓浪的的伟大女儿,她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被誉为“万婴之母--她又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

林巧稚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台湾总兵林向荣的嫡传后裔。据《同安县志》载,林向荣在道光、咸丰年间因屡次缉剿海匪有功,从士兵擢升为闽安副将、广东碣石镇总兵。咸丰八年(1858)九月调任台湾总兵。同治元年(1862)三月至闰八月,在与海匪长达7 个月的攻守搏战中,不幸英勇战死。

林巧稚 1901 年 12 月出生在鼓浪屿一教师家庭,6 岁接受启蒙教育,12 岁时就读于海滨女子师范学校,时称“上女学”(高等女学)。1919年毕业后留校当了两年的“小教员”。在她毕业前的一次手工课上,英国女教师指着她灵巧的双手说:“当个大夫挺合适。”这句很普通的话,促使她后来选择了从医的道路。她父亲也嘱咐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从此,她立志献身医学。

1921 年,由美国教会办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在上海招生,林巧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一女友同赴应试。可当考试即将结束时,女友突然晕倒在考场,林巧稚不顾自己未答完考卷,毅然前去照看女友。她这舍己助人的行动深深打动了主考官,同时由于她的英语娴熟而准确,她被破格录取,从而走进了我国的医学殿堂。

1929 年,林巧稚经过8 年苦读,终于闯过了淘汰率近 40%的竞争,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在协和毕业,获博士学位,并获得-年一度仅一个名额的优秀毕业生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当即被留在协和工作,成为协和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开始了她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

林巧稚出生的房子叫“小八卦楼”或“八角楼”,乃因其一楼屋顶呈八边形而得名,现编晃岩路 47 号。小八卦楼是一幢欧078

式民居,砖木结构,有地下隔潮层,四面通廊,廊下装饰琉璃花瓶,檐线、腰线均匀整齐,拱券大小相间,颇有艺术韵致。二楼最有特色,单独设一尖形拱门,门楣上塑飞翔白鸽,周围塑缠枝花卉,是一幢颇有法国气韵的楼宇,原为祖业,1924 年她父亲林良英去世后此楼转卖给他人。从此,林巧稚在协和的全部费用由其大哥林振明负担,直至毕业。林振明当时经营鼓浪屿“东方汽水厂”,是该厂的股东,1949 年携部分家小去了台湾,20 世纪70 年代去世。

林巧稚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尊长爱幼,对后母生的弟妹同样关心。她 1929 年协和毕业留院工作后,即连续担负起大哥的四个子女在燕京大学的全部费用作为回报。新中国成立后,她将福建故乡的亲属专门设立一本通讯录,按月寄钱,有时自己太忙就委托他人按通讯录汇款,直至她去世。

林巧稚为人随和,在北京与侄女住在一起。她还喜欢唱歌,每逢假日,同学朋友常到她家中弹奏歌唱。她的英语水平一向出众,英文演讲水平很高,工余回家,每晚都要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至凌晨一两点。

新中国成立后,小八卦楼由房管部门代管,二楼曾做过托儿所。此后搬入住户 5 家,如今人口增长,回廊均封堵成居室,隔潮层里也住了人,楼前的小花园里还搭盖了好几间厨房、居室、会客厅等小屋,显得十分拥挤。据住户说,房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我数次往访,怎么也寻不到林大夫当年居住时的繁华。

林巧稚 1961 年曾回鼓浪屿小住半月,看望乡亲。这是她留在北京协和工作以后唯一一次回故乡。1983 年4月22 日,林巧稚病逝于北京,享年 83岁。1984 年,她的纪念园“毓园”落成。每年清明节,她在北京、三明、厦门的亲属,均前来祭扫,以表慰念。

近年,小八卦楼进行了全面整修,拆除了所有搭盖,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并作为“厦门文学馆”,由著名诗人舒婷出任馆长。小八卦楼从此又开始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