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一分钟看完快速了解清朝历史,看看和电视剧演的有什么区别?


1、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间: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辽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公元1577年,开始了他六年的游历⽣涯

公元1584年,祖⽗与⽗亲被明军杀害, 努尔哈赤继建州左卫都指挥史

公元1586年,击败叶赫等九部联军

公元1587年,建赫图阿拉城

公元1593年,统⼀了建州⼥真,⼜把⽬标盯向海西⼥真

公元1601年,以黄,⽩,红,蓝四⾊旗为标志,从⽽建⽴⼋旗

公元1607年,灭辉发 公元1611年,灭扈伦

公元1616年,称帝,建国,国号⾦,年号天命

公元1618年,宣读告天“七⼤恨”,誓师伐明,并在萨尔浒⼤败明军

公元1619年,灭叶赫,统⼀海西⼥真,在此期间内也统⼀了东海⼥真,完成了统⼀所有⼥真部落的⼤业

公元1621年,发动辽沈之战

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推⾏“计丁授天,按丁编庄”制度

公元1626年,兵败宁远,不久伤重⽽亡,庙号太祖,葬福陵

2、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

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即位之后,励精图治,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崇德元年(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次年迫使朝鲜臣服。崇德七年(1642年),不断对明朝作战,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为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入主中原成为必然之势。 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后,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同成为辅政四⼤贝勒公元

1626年,被推举为后⾦⼤汗,年号天聪

公元1627年,出兵剿灭朝鲜,使其成为后⾦的咐属国

公元1631年,颁布《离主条例》,得到汉⼈的拥护

公元1635年,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

公元1638年,下令解放农奴,⼤⼤增加了劳动⼒

公元1639年,发动松锦⼤战,歼明军13万,俘洪承畴,并劝降

公元1643年,因操劳过度,于清⼊关前⼀年驾崩, 庙号太宗

3、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 18年

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公元1643年,即位,年号顺治

公元1644年,清军⼊关,开始统⼀全国

公元1645年,“扬州⼗⽇”、“嘉定三屠”百姓死亡⼈数过百万

公元1650年,亲政

公元1661年, 驾崩, 庙号世祖,葬清东陵﹙此乃⼀家之⾔﹚

4、圣祖⽞烨 在位时间: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 61年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使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尊之为“千古一帝”。


公元1661年,即位,年号康熙

公元1667年,亲政

公元1669年,软禁鳌拜,下诏停⽌满州贵族圈地

公元1673年,开始裁撤三藩

公元1681年,平定三藩

公元1683年,收复台湾

公元1685年,进兵沙俄的雅克萨城

公元1689年,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疆界

公元1690年,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6年,再次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7年,第三次亲征准葛尔,并消灭⾸领葛尔丹

公元1712年,宣布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年为准.以后多增⼈⼝不再征税,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公元1722年, 驾崩, 庙号圣祖,葬清东陵

5、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13年

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雍正是历使上毁誉参半的一位皇帝。他继位后残酷屠戮曾参与皇位争夺的兄弟,并大兴文字狱,严厉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以特务机构强化君主专制,这些都使得他以严酷、残忍而闻名。但他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反击准噶尔部贵族的骚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与沙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等措施,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有步骤地进行多项重大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死后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易县西),庙号为世宗宪皇帝,史称雍正皇帝。


公元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

公元1725年,实⾏“⽕耗归公”、“摊丁⼊亩”、“改⼟归流”等国策

公元1728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

公元1729年,设⽴军机处,权⼒逐渐取代内阁

公元1735年, 驾崩, 庙号世宗,葬泰陵

6、⾼宗弘历 在位时间: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 60年

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 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 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公元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公元1747年与1766年,两次平定⼤⼩⾦川

公元1755年,平定准葛尔叛乱

公元1757年,平定⼤⼩和卓⽊叛乱

公元1791年,清军⼊藏

公元1792年,亲⾃撰写《⼗全武功记》,并花费15年时间完成《四库全书》

公元1795年,退位,传位嘉庆

公元1799年, 驾崩, 庙号⾼宗,葬裕陵

7、仁宗顒琰 在位时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 24年



公元1795年,即位,年号嘉庆

公元1799年,赐死和珅

公元1804年,镇压⽩莲教起义

公元1813年,天理教起义,闯⼊紫禁城,使称“葵⾣之变”

公元1820年, 驾崩, 庙号仁宗,葬清西陵

8、宣宗旻宁 在位时间: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 30年



公元1820年,即位,年号道光

公元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40年,鸦⽚战争暴发

公元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公元1850年, 驾崩, 庙号宣宗,葬慕陵

9、⽂宗奕泞 在位时间: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 11年


公元1850年,即位,年号咸丰

公元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公元1856年,第⼆次鸦⽚战争暴发

公元1858年,与英法签订《天津天约》

公元1861年, 驾崩, 庙号⽂宗.

10、穆宗载淳 在位时间:公元1861年—公元1874年 13年



公元1861年,即位,年号同治

公元1874年, 驾崩, 庙号穆宗,葬惠陵。

11、德宗载湉 在位时间: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 34年



公元1874年,即位,年号光绪

公元1908年, 驾崩, 庙号德宗.

12、末帝溥仪 在位时间: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 3年



公元1908年,即位,年号宣统

公元1911年,⾟亥⾰命爆发, 溥仪退位,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灭亡了

清朝的历史功绩:

在清朝统治的268年中,保持了中国长时间的统一和稳定。 保持了中国长时间的强大和繁荣。 极大地开辟了中国的疆土,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 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上的融合。这里的融合不是五胡融入汉族式的全方位的融合,而是文化上的融合,比如满族,其语言、文字、习俗、生活方式、民族思维都和汉族没什么区别了,但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从现代角度而言,多元胜于单一,因此这种文化上的融合胜于全方位的民族融合。

清朝之过错:

在清朝入关及统治中国的过程中,实行了灭绝式的大屠杀。 剃发易服极大地伤害了汉族人的感情。 圈地、投充、逃人等恶法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禁海措施封闭了中外交流。 文字狱钳制了中国的思想。借编辑《四库全书》之名,行毁书改书之实。清末每战必败,割地赔款。在科学技术方面很少发明创造。清末期严重的贪污腐败。在实行阶级压迫的基础上,实行严重的民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