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从1816年独立到现在刚过200年,前三四十年战火不断,阿根廷还没被捏成一个整体,没什么好说的;中间七八十年,阿根廷远离战场、富得流油,是人人向往的理想国度;最近八九十年,阿根廷内乱不断,越来越穷,追根溯源,罪魁祸首是“贝隆主义”,它掏空了阿根廷,而将阿根廷推向深渊的,是梅内姆的货币”美元化“政策。
二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以后,欧洲人的足迹就遍布美洲,西班牙占领并开发了如今阿根廷所在地,它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临近南极洲。
南美洲地图
“阿根廷”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和“拉普拉塔”意义相同,既特指“白银”,也泛指财富。
当初,西班牙的船队从河口溯流而上,看到当地土著佩戴着银饰,以为当地盛产白银,于是将这条河命名为“拉普拉塔”,并在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南岸建立起城镇布宜诺斯艾利斯。如今,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西班牙人没有找到白银,但是广袤的潘帕斯草原不啻于一座金矿,那里土壤肥沃、草地丰茂、气候适宜,是得天独厚的“世界粮仓和肉库”,为殖民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阿根廷被西班牙殖民统了两三百年。19世纪初,在南美解放运动浪潮的带动下,阿根廷开始抗争,在1816年赢得独立。
三
独立后的阿根廷还是处在分裂状态。打破旧制度、建立秩序需要时间磨合和残酷斗争。这一段时间约莫三四十年,直到第一部宪法被制定,阿根廷才成为了统一的共和国。
此后,阿根廷依靠业已成熟的食品加工技术和罐头工艺,将一望无际、漫山遍野的牛羊送上欧洲人的餐桌,带回巨额外汇。
同时,政府奉行自由贸易,通过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吸引移民和投资。
很快,阿根廷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迅速成为了世界富裕国家。
20世纪初期,阿根廷富裕程度跻身世界前十,1913年达到其历史最高点,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当时的头号强国美国和前头号强国英国。
好日子过到1930年左右,也就到头了。
四
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海外对阿根廷的投资陷入停滞。
全球经济危机对阿根廷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带来致命打击,欧美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自然无力享受来自阿根廷的牛羊肉。
国民经济急速衰退,老百姓吃不上饭,于是一场军事政变顺理成章,军政府上台,取代了文官政府。
军政府用带军队的那一套管理国家,干预经济、封锁国门、提倡国货,将自由贸易抛之脑后,阿根廷从一个全球化的开放大国,变成封闭落后的经济体。
外资和先进技术进不来,内资和优秀人才飞向国外,阿根廷经济开始步入衰退。
老百姓日子不好过,那是会找麻烦的,既然军政府不行,那就文官政府再来,于是1946年贝隆上台,就此带出贝隆夫人。
五
提起阿根廷最出名的人,除了两代球王马拉多拉和梅西,第三个人恐怕就是贝隆夫人了,总统贝隆只能排第四。
贝隆夫人被誉为“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被国人万世敬仰。现在通行的阿根廷比索中,在面额100的纸钞上,就是贝隆夫人的头像。
阿根廷比索上贝隆夫人的头像
贝隆夫人出生寒苦,在成为总统夫人后,不遗余力地为劳苦大众奔走。
她配合丈夫积极推行“贝隆主义”,创设“第一夫人”基金会,建立穷人救助中心,为妇女争取投票权等。
贝隆夫人宣称“我准备为穷苦人燃烧我的生命”,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诺言,维护穷人利益,得到民众的认可。
1996年,流行乐坛天后麦当娜出演电影《贝隆夫人》,并演唱主题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在麦当娜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贝隆夫人也得以名动全球,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
从贫贱的小女孩到国母,贝隆夫人的故事很励志。她值得万千民众的爱戴。
贝隆夫人死得很早,在1952年33岁就因病香消玉殒,还没来得及看到积极推行“贝隆主义“带来的恶果。
“贝隆主义“简单的说就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靠别人只靠自己;不依赖别人,只求自力更生。
胡安·明戈·贝隆,“贝隆主义”的始作俑者
有些人做人就是这样,什么都自己来,把别人的好意和坏心思都挡在门外,这样的人往往就混不好;国家也是这样,夜郎自大,闭门造车,低水平增长,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等,是会被动挨打的。
这些道理,我们现在都明白,但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阿根廷人未必看得那么清楚。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融入全球化的浪潮,阿根廷自己开发出的第三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相对于此前军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贝隆没有拨乱反正,反而变本加厉。也许贝隆只是滥用了民意,只是为了自己政治地位的稳固,他以自己的一己私心,结果是让阿根廷陷入泥淖,直到现在还无法自拔。
贝隆采取强硬措施,以摆脱国外资本的控制,没收欧美国家的资产,限制外国投资,将外资企业国有化,支持本土企业;逼迫资本家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工作环境等;关注底层人民,有条件发福利,没有条件也要发福利;打压资本家和有钱人,没人有向上的动力,没心思多赚钱,富人见势不妙,都遁逃出国。
“贝隆主义”注重底层民众的利益,以返富于民而著称于世,既然政府是为民众考虑的政府,民众自然拥戴贝隆和“贝隆主义”,但是民众并不知道,将阿根廷拖入困境的,正是“贝隆主义“。
贝隆夫妇赢得了好名声,但民众陷入了急剧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连年下滑。故事发展到这个时候,你懂的,一定就会有一股力量跳出来治阿根廷的病。
贝隆所领导的文官政府在1955年被推翻,军政府卷土重来。
六
军政府甫一上台,自然免不了打打杀杀一番,顾不上老百姓的死活,经济不好没关系,只要政治地位还在,就不算什么大问题。
有江湖就有恩怨情仇,有人开了头就会有后来者,只是冤冤相报,不知到哪里才是个头?
此后的18年,军政府和文官政府轮番上台。你未唱罢我登场,各方全力为了政治利益明争暗斗,人民的生活不断步入深渊。
1973年,贝隆高举“贝隆主义”的大旗再次上台,以后大多数民选总统也都是举着这面旗帜登上总统宝座的。
不知道是不幸还是幸运,贝隆次年就病逝了,政权交由他的遗孀、副总统接任,此时全国一片混乱,暴力升级,经济凋敝。
1976年,陆军司令魏地拉发动政变,疯狂镇压各种反对者,开始了臭名昭著的军事独裁统治,将阿根廷搅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这种惨状一直持续到1983年军政府倒台,
压死军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82年马岛海战。
七
马岛海战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战争根源是阿根廷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1981年,阿根廷再次陷入经济危机:GDP急剧下降,制造业产量大幅萎缩,通胀高达600%以上,薪资增长却不到20%。国内有大麻烦,军政府就将视线转向国外,希望挑起一场战争,转移公众的焦点,缓解国内危机。
战争的经过就不说了,结果是阿根廷输了。
马岛海战的失利给脆弱的军政府致命一击,英国联合欧美国家制裁阿根廷,这是外患;国内财政赤字高企、通货膨胀率超过300%,这是内忧。在此情况下,民众要求恢复宪政,军政府不得已同意进行民选。从此,军政府退出了阿根廷的历史舞台。
八
1983年,民选政府登台唱戏,逐渐恢复并推进民主化进程,1994年修宪规定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成为最终确立民主制度的标志。
1989年,梅内姆当选为总统,任期6年。
1991年阿根廷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当中最关键的举措是货币“美元化”,即将阿根廷比索和美元1:1挂钩。
此举稳定了货币政策,抑制了央妈多印钞票的心思。一经推行,通胀率降应声速降,外资涌入阿根廷,立竿见影。
梅内姆1995年成功连任,这次任期4年。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梅内姆的第2个任期内,货币“美元化”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到全世界,各国货币相继对美元贬值,阿根廷比索和美元依然挂钩,意味着比索对其他货币升值。
阿根廷比索太值钱了,结果非常严重。
国内生产成本高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竞争力,出口大幅萎缩;民众转向买进口货,因为比本国产品便宜;工作岗位大幅下降,失业率飙升。
阿根廷经济连续三年持续衰退,死守货币“美元化”政策使得多印钞票、让比索贬值都不可能。阿根廷只好发行债券向别国或国际组织借债,以维持日益增长的政府开支。
债越借越多,窟窿越补越大,终于有一天大到不可收拾。
2001年11月,阿根廷政府表示因为无力偿还外债,决定进行债务重组,为配合债务重组,宣布了增加税收、冻结民众存款等一揽子计划。
说白了就是债务违约。逻辑很简单,既然无力偿还,那就破产赖账。
阿根廷在债务违约方面是惯犯,2001年的这一次是动静最大的一次,但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9次。
一石激起千层浪,阿根廷随即陷入一场政治、经济、社会和制度危机。
总统德拉鲁阿被迫辞职,接下去的两周换了五位总统,一时间总统成了烫手山芋。
2002年,货币“美元化”政策被废止,阿根廷比索和美元脱钩,但梅内姆挖下的深坑已将阿根廷带入深渊。
九
2003年5月,“贝隆主义”的门徒基什内尔就任总统。他放弃梅内姆以来的新自由主义,重走“贝隆主义”的老路,强调政府的干预。
2007年和2011年,基什内尔的夫人克里斯蒂娜连续两届当选总统,她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加强硬,采取的还是贝隆的方法:闭关锁国的民族主义。
克里斯蒂娜努力刺激经济增长,致力于为民众谋福利,因而被称为”21世纪的贝隆夫人“。
被称为”21世纪的贝隆夫人“的克里斯蒂娜
在她的第二个任期内,为了贸易实现顺差,克里斯蒂娜开始限制进口,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减少进口,比如要进口一辆车,对不起,必须出口等值的货物,这意味着车商必须接受阿根廷的牛羊或红酒等特产,而不是比索。没人车商愿意这么干。结果也很容易料到,阿根廷国内一系列的稀缺,导致工厂停工、医院停药等,阿根廷给本国经济狠命一击。
2003年后,受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全球对阿根廷制成品需求的推动,同时受益于比索贬值、税收增加,阿根廷经济快速复苏,从2003年到2011年平均增幅7.8%,到2012年这一增势戛然而止,此后持续走低。
在克里斯蒂娜离任时,她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通胀率超过20%,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外汇储备捉襟见肘,预算赤字持续增加,外债不断攀升。
2015年12月10日,毛里西奥·马克里宣誓就任总统。随即对贸易保护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了货币管制,放松了对进口货物的限制,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更多的失业。
马克里未能实现连任。他干得不怎么样,GDP增速持续低迷说明了这一点。
1961年有统计以来的阿根廷GDP增速
贝隆创建并领导的正义党赢得了2019年大选,克里斯蒂娜作为副总统回到公众的视线,这是她在2023年重回王座的跳板。
"贝隆主义“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后,阿根廷GDP增速在2020年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但在2021年马上反弹至10.26%,成为自1961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1979年的10.9,从波谷一下到达波峰,如同过山车般上窜下跳,实在让人看不懂。
据说2022年阿根廷的GDP增速在4~6%之间,这个增速还好吧,虽然它不能根本解决阿根廷的贫困、通胀和失业问题。
正义党尚在任期内,我不予评价。未来会如何,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十
过去30多年,阿根廷政府陷入这样的循环不能自拔:贝隆主义不行,那就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不行,再来贝隆主义,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要我看,如果没有十到二十年的持续6%以上的增长,阿根廷是无法从梅内姆挖的大坑里跳出来的。只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要达到这样的持续增长态势是太难了。
也许,阿根廷错过了”拉美春天“,就再也没有机会重返富裕国家行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