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阴阳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他们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此来解释当时的社会,代表人物有公梼生、公孙发、邹衍等。这一学派在我国历史上并不是主流,但对儒家和道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阴阳”概念最早见于《易经》,它最初是源自古人对自然的探索和总结,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又引申到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
“五行”概念最早见于《尚书》,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
阴阳家的理论,是以元气与阴阳相结合的观点,把许多不同类的事物一分为五,形成一个囊括一切的宇宙模式和文化体系,以说明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邹衍(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又称邹子,战国末期齐国人。邹衍早年间曾经学习儒学,但认为儒家之术并不受用,又因为生活在滨海之地,受到燕齐方士巫术的影响,于是自创了“阴阳变化终始论”。之后又推演出了“五德始终说”和“大小九州说”(天地广大说), “五德始终说”是讲时间上变化,属于纵向的看历史,“大小九州说”,是讲空间的差异,是横向的看地理。所以邹衍提出要顺应天时来从政,利用五行相胜以行道。
齐宣王在位的时候,邹衍在稷下学宫求学。后来骄暴的齐闵王即位,邹衍便去了燕国。当时的邹衍在各国已经享有很高的声望,行至各国都享受到了上等的礼待。当时燕昭王对邹衍礼遇有加,据说还曾亲自拿着扫帚为他扫地,怕灰尘落到了他的身上。于是邹衍决定为燕昭王服务。
邹衍在燕国如鱼得水,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但是好景不长,燕昭王去世,新上任的燕惠王对邹衍并不看重,而且听信谗言,将他监禁起来。邹衍仰天而哭,其时正是盛夏季,但天好像受到感应为之降霜。在此之后,邹衍回到了齐国。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邹衍路过赵国,平原君赵胜让邹衍与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之说。邹衍提出,所谓辩论就应该区分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概念,不要让概念与概念相混淆,通过辩论是要表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大家都可以理解。那种听完了之后更加糊涂的辩论,只是用一些华丽的词藻来偷换概念,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也不是君子之行。所以像公孙龙的这种辩论没有什么好处。众人都同意邹衍的观点,公孙龙因此处于下风。邹衍这种“不辩”的态度,很受后人称道和学习。
邹衍著述甚多,门徒不少。他的著作文本虽未流传下来,但其观点、观念却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影响深远。后世医卜星相的书籍,都借用阴阳五行的术语和系统来支持自己的理论。
《汉书·艺文志》著录邹衍有《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可见邹衍的著述是十分丰富的,可惜这些内容都已亡佚。
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十七辑有《邹子》一卷。《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索隐引刘向《别录》云:“邹子书有《主运篇》。”另据《汉书·楚元王传》和《晋书·束皙传》,邹衍又有《重道延命方》和《大历》二篇,可惜均已不存。但是邹衍的思想却借由《史记》《管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典籍而得以保留。
代表性思想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古引申为古人对于宇宙万物相反相成性质的一种抽象性表达。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天地、昼夜、日月、水火,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中都可以一分为二,这样就抽象出了“阴”和“阳”两个概念。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代表着消极的、退守的、软弱的特性、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着积极的、进取的、强硬的特性、事物和现象。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的属性转化。它主要是指事物的总的阴阳属性的改变。阴阳二性互相统一,对立转化,此消彼长。
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最初见于儒经《尚书·洪范》。古人以为万物都是由这五大要素构成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五行相克和五行相生来实现的。
五行的运行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的顺序有两种,一种是相生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另一种是相胜的: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
五行学说不仅仅是阐述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同时也是对五种不同属性物质的抽象概括。
五德始终说
邹衍把五行说附会到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的兴替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他把这源于五种基本物质的五种德行的始终过程,认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五德的运行是有一定顺序的,故谓之“五行”。自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每一朝代都主一德,每一德都有盛有衰。盛时,它对应的那个朝代就兴旺发达;衰时,这个朝代就要灭亡。自黄帝(土德)以来,已经夏(水德)、商(金德)、周(火德)三代,并预言“代火者必将水”。人类社会的历史变化遵循着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进行着循环。
邹衍以为君王每年施政时必须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按季按月执行相应的政策。又认为每个王朝不是万世一系的,经若干年就要改朝换代,新朝代替旧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依照的是五行相胜的客观规律。
这种以五行相克说解释王朝政权的兴废,以五行相生说解释自然季节的转移的说法,虽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在当时深受民众的认可和统治者的重视,为齐闵王称东帝,燕昭王称北帝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也被历代新王朝的统治者视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
大小九州说
西周以前并没有九州的概念,只有四夷之分。《尚书·禹贡》中有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划分,邹衍久居燕齐滨海地区,这启发了他对宇宙空间广阔性的联想。
根据儒家九州说予以类推,他以为《禹贡》的九州,合而为一,统称为“齐州”(齐即脐,中央),或曰“赤县神州”。此“齐州”包括《禹贡》的“小”九州,而为一大州,其四周有稗海环绕之。天下如“齐州”者共有9个,分别是赤县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正西弇州、正中冀州、西北台州、正北济州、东北薄州和正东扬州,每州皆领有其小九州,而皆被稗海所环绕。这9个大州又通通被更大的大瀛海环绕之。
《史记》说邹衍是以小测大、以近推远而得出这个“大九州”说的,虽然缺少实证的根据,但是与后来发现的全球七大洲相近似,不能不说这是天才的猜想。这种对世界地理的推论性假说,在当时及后世有扩大人们地理视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