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虫,又称“臭大姐”,学名叫“椿象”,也叫 “蝽”。属半翅目,蝽科。中药材中称它为九香虫和小九香虫,主治肝胃气痛、腰膝酸痛等症。
中文学名:椿象
别称:打屁虫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
亚门:有颚亚门
“九香虫,出阆中,闻起臭,吃起香…··。”嘉陵江流经阆中,古称阆江或阆水。九香虫,中国南北各地都有,但产得最集中而又见之于文献的,当数四川的嘉陵江和贵州的赤叶河。柔蓝如带的嘉陵江,从千山万壑中奔跑出来,一到这里,便放慢了脚步,右缠右绕兜着圈儿。江傍城走,水分二流,把一块数百亩的“中坝”紧紧搂在怀里。这就是杜甫《阆水歌》盛赞的“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地方。蜚声中外、祛病抗癌的传统佳酿“保宁醋”,过去就是取用流经中坝这段的中流冬水酿造成的。中坝上,到处堆满洪水冲来的卵石,滚光溜圆,如盆,如拳,如豆,密密麻麻,重重叠叠。九香虫喜欢潮湿透气,卵石间不夹泥沙,那便是九香虫糜集的地方。
形态特征
全体椭圆形,长1.7~2.2厘米,宽1~1.2厘米,体一般紫黑色,带铜色光泽,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较黑。头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形,位于近基部两侧;单眼1对,橙黄色;喙较短,触角6节,第1节较粗,圆筒形,其余4节较细长而扁,第2节长于第3节。前胸背板前狭后阔,前缘凹进,后缘略拱出,中部横直,侧角显著;表面密布细刻点,并杂有黑皱纹,前方两侧各有1相当大的眉形区,色泽幽暗,仅中部具刻点。小盾片大。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棕红色,翅末1.3为膜质,纵脉很密。足3对,后足最长,跗节3节。腹面密布细刻及皱纹,后胸腹板近前缘区有2个臭孔,位于后足基前外侧,能由此放出臭气。雄虫第9节为生殖节,其端缘弧形,中央尤为弓凸。每当秋风瑟瑟,大雁南飞的时候,九香虫就成群结队的地蛰伏在江边卵石下越冬。这时就是采集九香虫的最佳时期,过了来年惊蛰,九香虫便飞走了!
俗话说:“有钱人吃鹿茸,没钱人吃屁巴虫。”这就道出了物美价廉的九香虫,竟有相似高级壮阳滋补药物鹿茸的功效。据《本草纲目》和《中药大辞典》载:九香虫对于神经性胃病,精神忧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萎、遗尿等症有显著疗效。所以李时珍说它:咸温无毒,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