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滑雪常受伤?
其实,我国的多数冰雪运动爱好者都是初学者,没有接受过正规教练的专业指导,以为滑雪就是一项很简单的运动,思想上对安全不够重视。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因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和技巧,往往惊慌失措、处置失当,从而导致自己受伤或者撞伤他人。
滑雪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主要有几个关键的原因。
在冰刀或滑雪板上滑行,身体移动速度很快,摔倒的风险随之增加。一旦发生碰撞,受伤风险剧增。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冰上、雪上保持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重心控制不好,极易摔倒和发生碰撞。
进行冰上运动时,一旦身体失去重心,跌落在冰面上,很容易造成下肢骨折。如果摔倒时,出于自我保护本能,用手撑地,还可能造成上肢关节受伤。
滑雪受伤有哪几种
滑雪运动损伤的部位最常见的是下肢,超过50%,以膝关节、脚踝和小腿为主,其次为躯干损伤,以腰部损伤为主,最后是上肢损伤,以肩关节损伤为主。
由于滑雪的时候速度快,冲击力较大,因此而造成的骨折大多是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移位大且粉碎,有些甚至可能是开放性骨折。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意味着可能出现了骨折:
1. 受伤部位疼痛,移动时肢体疼痛加重,并有压痛;
2. 受伤部位肿胀,有些还有瘀斑;
3. 出现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功能。
如何预防滑雪受伤
滑雪前,以下这些注意事项要了解:
01
风大、气温低于-27℃不宜进行冰雪运动。专家表示,失温是包括冰雪运动在内的冬季运动中经常出现的健康问题。能见度差、过度潮湿的天气不适合冰雪运动。
02
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冬季温度低,手指、足部等外露部位最容易出现冻伤。要注意佩戴手套、帽子和头盔。潮湿的鞋袜要及时更换,防止脚趾冻伤。
03
雪地反光,注意护眼。由于雪地的反光效果很强,建议佩戴护目镜以避免阳光反射造成的灼伤,并避免戴隐形眼镜。
04
充分热身,注意补水。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减弱,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如果运动前不做充分热身活动,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