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有支英勇的近卫军,他们训练有素,作战勇敢,跟随成吉思汗一起征战八方,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也迎来了它的落日余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这支成吉思汗的近卫军便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近卫军虽已烟消云散,但这支蒙古部族仍有余脉,他们的后代生活在北方草原,明代人将他们称作“瓦剌”。
公元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酿成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然而在这之后瓦剌的情况却少有人提及,其实在瓦剌,还隐藏着一支英雄的部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时光荏苒,但见庭前的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抬眼望去,时间的脚步已经来到清代乾隆年间。
当年瓦剌的后代已成为现今的土尔扈特部,清代人也称他们为“厄鲁特”。
游牧民族素来逐水草而居,受多重因素影响,土尔扈特部早在公元1628年便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他们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虽然土尔扈特人远离了祖国,但他们一直没有忘记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始终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当成自己的同胞。
此后的一百年里,土尔扈特人一直与清朝政府保持着联系,从未中断。
后来,沙皇俄国占领了土尔扈特人的家园,为了控制土尔扈特部落,沙俄用尽一切手段对付土尔扈特人。
政治上,沙俄将本来直属于汗王的最高权力机构“扎尔固”改为隶属于沙俄外交部,并且重新寻找了代理人做扎尔固的首领,希望以此来架空汗王的权力,进而控制整个土尔扈特部落。
经济上,沙俄发动了大量哥萨克人向东移民,不断蚕食本属于土尔扈特人的草原,直接威胁到游牧民族的生命线——草场和牲畜。
文化上,沙俄禁止土尔扈特人信奉他们原本信奉的藏传佛教,强迫他们改为信奉东正教,实现更好的控制土尔扈特人的目的。
军事上,沙俄强行从土尔扈特部落征集了大量的青壮年,强迫这些草原儿郎去参加沙俄与土耳其之间的战斗。
这些年轻人被沙俄强逼着冲锋在最前线,这场战争打了21年,无数的土尔扈特儿郎就这么身死异乡,马革裹尸而还。
如此种种残暴统治下,土尔扈特人终于忍无可忍了。
公元1767年,土尔扈特的首领们一起聚集在汗王渥巴锡身旁,就土尔扈特的生死存亡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
会上,土尔扈特的首领们回忆起无数兄弟惨死他乡,不禁潸然泪下,再谈到沙俄的种种压迫,人人都切齿痛恨,最终,土尔扈特的首领们一致决定:回家!回到祖国去!回到自己的故乡去!
沙俄一直对土尔扈特部落严密控制,想要在沙俄的眼皮底下回归故土谈何容易,汗王渥巴锡本来打算带上所有的同胞一起回归,于是他与左岸的同胞商量好等到河水一结冰就展开东归计划。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当年的冬季气候异常温暖,河水竟然没有结冰,左岸的同胞无法渡河,汗王渥巴锡的计划被打乱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次周密的计划居然被沙俄得知了消息,汗王渥巴锡无奈之下,不得不当机立断,独自带领右岸的族人东归。
茫茫草原上,土尔扈特部族留下一条蜿蜒向东的身影,他们既无接应,又无援兵,东归之路千里迢迢,艰险重重,但渥巴锡依然带领着族人们一步又一步坚定的向前行,其悲壮程度堪称现实版“千里走单骑”。
沙俄得知土尔扈特人东归后,派出了大量骑兵捉拿,土尔扈特的一支小分队不幸被骑兵追上,九千名族人丧生在沙俄的铁骑下。
之后,沙俄的骑兵仗着行军速度快的特点,抢先占领了土尔扈特人东归必经之地——奥琴峡谷,妄图在此将土尔扈特部落全歼。
面对沙俄铁骑,汗王渥巴锡临危不乱,指挥镇定,他命令一部分族人骑上骆驼正面冲锋,吸引沙俄骑兵的注意力,然后让另一部分族人在后面包抄。
靠着出色的战略部署,汗王渥巴锡大获全胜,沙俄骑兵几乎被全歼,再也无力阻拦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了。
沙俄眼见着骑兵惨败,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公元1771年,沙俄以外交手段通知清政府,要求清政府不得接纳土尔扈特人。直到此时,清政府才知道土尔扈特人已经东归的消息。
乾隆帝立刻回复沙皇说“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
土尔扈特人东归还不是你们残暴压迫搞出来的事情,现在他们既然回来了,我就要好好照顾他们,想让我不接纳是不可能的啦。
沙皇看了回信,气得半死,又提出交涉说如果清政府不交人的话,那么沙俄就会发动战争。
乾隆听说后也是大怒,他回复沙俄说:“你们有本事就在你们的国境内把人拦住,现在土尔扈特人已经回来了,你们就休想再来抓人,否则我大清一定与你们决一死战。”
沙俄无奈,终于不得不接受土尔扈特人东归成功的现实。
据《满文录副奏折》记载,当年汗王渥巴锡带领十七万土尔扈特族人东归,在经历了追兵,疾病,严寒以及饥饿后,最终成功到达伊犁河畔的土尔扈特人仅剩八万了。
然而即便是这般惨烈的伤亡,土尔扈特人也从未动摇过回归的信心,汗王渥巴锡在最困难的时候对族人说:“我就是死也要回去。”
正是有了这样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土尔扈特人才创造了这场人类迁徙史上的伟大奇迹,他们的英雄壮举,必当光耀史册,永远被后世之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