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前提是必须在水里实现的养殖,因此水的健康状态是关乎鱼虾产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水产养殖当中,我们频繁的“调水”,以期获得最佳的水环境。但是,不同地区水的情况常常是相差甚远的,甚至同一地方,不一样的池塘,形成的水环境也不一样。
我们经常有听养殖户感叹:水的变化太过无形,调节水质的难度太大。
因此,在水产养殖当中,如何调节好水质,给鱼虾安排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养虾的过程当中,如何调好水?什么样的水,才是好水?
一、养虾一定要护好底
在养虾过程当中,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池塘一定都会残留下一些残饵、粪便等物质,这些物质最终会滞留在池塘底部,因此,池塘底部又被称之为“聚宝盆”或者“万恶之源”。有一些养殖户认为工厂化养殖“底部很干净”,不需要注意底部环境,其实不然,工厂养殖也需要注意底部环境,但是工厂化养殖侧重于排污,就可以保证底部环境的“干净”。相比于其他的养殖模式,则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维护好池塘的底部环境。
那么在养虾当中,维护好底部环境,需要做到哪几点呢?
1、抑制有害物质。
一、清除底泥的有害物质;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高位塘、土塘的养殖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底泥,这些底泥存在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为有害物质爆发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但是底泥长期积累,会成为细菌、有害物质的“温床”,一旦条件因子形成(比如高温),这些有害物质挥发出来,对于虾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因此要求养殖户还未投苗之前就对污泥进行必要的清除,并可以采取“生物降解”(就是在未投苗前,进少量的水,再投放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的方式处理有害物质。
二、抑制底泥的有害物质;这个指的是,在养虾过程当中,采取一些办法,来抑制底泥当中的有害物质,以此达到减少虾致病病菌的目的。
常用的办法一:在养虾过程当中使用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改善底泥的生态环境。包括:优兰宝丝兰提取物、芽孢杆菌、丁酸菌…
常用的办法二:底改,在养殖的中后期,底改成为一个养殖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恶劣天气到来之前,恶劣天气过去以后,我们必须对养殖水体进行一次底改,这样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但其实,使用微生物优化底部环境的方式,也被我们称之为“生物底改”,也是底改的一种方式。
三、在虾塘当中混养一些鱼类,比如:虎鱼、黑鲷鱼、罗非鱼等;在虾塘中养殖一定数量鱼类,不仅不会对虾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还会吞食一些病虾、死虾,达到抑制病原体,消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总得来说,底部环境(主要是底泥),是池塘物质循环的最重要的部分,养殖户只要能把底泥搞好,养殖的成功率将大大的提升。
二、养虾一定要护好水
虾依赖水才能得以生存,因此水的状态直接决定虾是否能够生存,我们用于养虾的水体,第一个要求是适合虾的生长,第二个是稳定。
什么样的水体适合虾的生存?这些主要包括一些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比如,溶解氧应该4mg/L以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低,或者没有;Ph值在7.5~8.5……,这些指标长期较高,都会对虾的生存产生危害。
什么样的水体是稳定?一般来说,水体的稳定指的是水体物理或者化学指标的稳定,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某个水体指标变化幅度不宜过大。比如,一天内ph值从6变成8,虽然8这个数值适合虾的生存,但是6变成8,增加的幅度过大,会对虾产生胁迫,这是不利于虾的生长的。所以,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意水体是否能适合虾的生长,也要注意水体是否稳定!高产量的虾塘皆因水体能保持稳定,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那么在水产养殖当中如何护好水呢?一定得注意这两个:一个是藻相,另外一个是菌相。
藻相,是指水体当中藻类分布的现象,而养虾需要的是一种优良的藻相,指的是有益藻类占据优势群体的藻相,具有这样藻相的水体不仅有利于藻类产氧,而且能维护水体稳定。
菌相,是指水体当中菌类的浓度,然而我们养虾则需要一个好的菌相,也就是有益细菌浓度较高的菌相,这样的菌相可以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水平。
其实,藻与菌是维护池塘环境两种重要的手段,虾塘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藻类或者菌类出现这样或者那样问题,因此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维护好这两者的良好性、稳定性,让虾更好的生存。
三、养虾一定要让虾吸收良好
只有在虾吃得下,吃得好的情况下,虾才能无病无灾,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如何保持虾吸收良好,成为一个关键。
一、体质好,虾才能吸收好。虾犹如人一样,只有在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吃啥都香!因此,在平时的养殖过程当中一定要适时提高其免疫力。
二、合理使用饲料的添加剂,在饲料当中混入一些乳酸菌等添加剂,可以增强饲料的诱食性,改善对虾的肠道吸收能力,最终提高虾的生长速度。
但是虾饲料的添加剂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行业标准,养殖户必须注意其用量、频率,以及针对性,才能准确的使用饲料添加剂。
小结:
无论是底、水、还是吸收,都是关乎虾生长的关键因素,所以,养殖户只要掌握这三点,新手马上变成老手,养虾成功的几率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