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魅力有多大 ,它甚至可以让人付出生命。这世界上,有过无数的痴情人,也产生过无数可悲可泣的爱情故事。可是谁又知道,就连文坛先驱鲁迅先生 ,也曾经陷入过爱情的苦海中,不能自拔。于他而言,一生中有过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段是责任,一段是本心。
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有无数才子佳人,乱世枭雄在那个时代里应运而出,而鲁迅先生也不例外。接受完学业之后,他胸怀壮志,立志要用手下的笔唤醒中国人,去救国救民。可就是这样的思想先驱,竟然也有为难的时候。
原来,就在他完成学业后,家里人不顾他的意愿,给他安排了一个妻子,而这个可怜又可悲,却又可敬的女人,就是朱安。
与封建社会的女人十分相同,朱安温柔贤惠,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可就是这样一个在长辈眼里十分完美的女人,却丝毫得不到鲁迅先生的心。
鲁迅心内装着的是一团热火,他向往革命崇尚自由。可遇到朱安,他却无计可施。他不爱这个可怜的女人,也给不了她一生的幸福。因不满家里的安排,鲁迅留在日本求学,始终不肯回来接受长辈给他安排的婚姻。
可怜的朱安从21岁等到28岁,大好的青春韶华就在等待里虚度。而周家为了不辜负这等痴情的女子,于是干脆让周母装病骗鲁迅先生回来完婚。
虽然最终鲁迅先生拗不过家里人,可是他的心里却根本没有朱安的位置,两人的婚姻就这样有名无实地过着。
婚后的日子无聊又平淡,朱安并不懂他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甚至连一些共同话题都没有。很多时候,朱安和鲁迅聊天,鲁迅说起外面新颖的世界,并且让她不要再缠足去接受新社会。可是一向传统的朱安却并不愿意,两人于是渐行渐远,无话可说。
婚后不久,朱安就留在老家照顾周母,将婆媳关系处理的很好。而鲁迅则选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凭借异常出色的文笔,他很快在文坛上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而此时,他也遇到了陪他走过一生的挚爱,许广平。许广平是他教授的学生,也是当时非常优秀,有着开阔眼界的进步青年。她青春貌正好,十分美丽,并且学习也是十分优异。更是视鲁迅为自己的师长,为自己的榜样,于是就在几年间的接触里,他们迅速坠入爱河。
可在家乡等待的朱安还不知道,这世界上早已有另外一个女人占据了她丈夫的心。可纸终究瞒不住火,不久之后,朱安就在家中得知,鲁迅先生另外有了一位妻子,她苦苦地煎熬,苦苦地等待终究化成了一场空。
可是爱情是不能勉强的。她在家中继续照顾周母。而鲁迅和许广平在外面过着自己的生活。
那时候的民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反抗包办婚姻,离婚,休妻的也不在少数。许是因为愧疚,鲁迅先生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每月都往家里寄去一笔不菲的金额,去保证朱安基础的日常开销。
许广平在嫁给鲁迅后,从此日夜陪伴在他身边,他知道鲁迅的心,也知道鲁迅的抱负,他们共同孕育了一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周海婴。许广平为鲁迅先生整理书稿,分担家事,两人相敬如宾。
可是好景不长,1936年10月18日凌晨,鲁迅先生因病在上海辞世。他逝后许广平为他操持一切后事,而后她深居浅出,一直整理鲁迅书稿。而她也一直遵从鲁迅的遗愿,每个月都给朱安汇钱。在命运的岔路口 ,两个女人也开始了第一次相遇。
朱安没有经济来源,维持自己的生活很是困难,却也十分有骨气地不肯接受周作人的资助。
于是,她一直接受着许广平的资助,两人也逐渐有了书信上的往来。晚年的朱安也对许广平大加称赞。
有人说,如果不是许广平的出现,朱安也许就会得到了自己的幸福。也有人说,如果不是朱安,许广平也许会早早遇到鲁迅,名正言顺过完一生。
可在我看来,谁也没有错。
她们的命运因为一个男人而深深纠缠在一起。
如果不是在那个吃人的民国,没有封建的父母之命,朱安也会遇到自己的良人,不会酿成一生的悲剧。
如果许广平和鲁迅能够早些遇见,生命中也会少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