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希律王统治时期,玛利亚——拿撒勒的一个犹太木匠约瑟的未婚妻——生下了一个男孩,同族的人都叫他“约书亚”,而附近的希腊人则称他为“耶稣”。后来他的名字传遍世界各地,几乎家喻户晓,他的教义成为世上十几亿人寻求超脱现实社会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传说中的基督
耶稣诞生的奇迹,在《新约福音书》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但很少有史料价值。关于他幼年和少年的事情没有可靠的史实证据。 据福音书记载,约在公元元年,在犹太北部加利利的小镇拿撒勒村有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少女,她是木匠约瑟的未婚妻。但结婚前的一天,一位天使出现在玛丽亚面前,告诉她将受圣灵感应而怀孕。这年底,当玛利亚的产期快到时,罗马政府要普查户口,命令人们都回原籍登记。约瑟的原籍在耶路撒冷以南约9公里的小城伯利恒。因此,约瑟只好带着玛利亚回到这个地方。当时,客店里已经住满了人,他们只好住在马棚里。就在这里,玛利亚生下了耶酥。这天正是12月25 日,所以教会把这一天叫做“圣诞节”。
耶稣几乎还在少年时代,便好像早已知道自己是为了完成特殊的使命,被神差遣来到人世间的。但在这以后的18年岁月里。耶稣过着与常人相同的平凡日子,并未有任何特殊之处。
耶稣成人后,表兄约翰的思想对他起了很大的影响。约翰在犹太人中,作为预言家再次预示了同5世纪前的先知艾赛亚相同的预言一救世主将要出现。也许就是这种想法促使耶稣在约旦河畔,请表兄约翰为他洗礼。
从此,他经常带着几个年轻的信徒到加利湖畔传教,同时开始履行为病人解除疾病 痛苦的神圣义务。他向人们宣传他的教义,告诉人们他是由神派遣来的,神的国度天国不久将会降临人世。
他一再对人们表明神是慈爱的,又说这与祭司们所形容的神要审判不顺从他的人不 同。耶稣所说的神满怀慈爱与宽容,还自愿担负起救世主的使命,使那些人从他们自己感受到犯罪所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耶稣的活动引起了世袭祭司的警觉,意识 到自己对民众拥有的权力和 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动摇,因此祭司们想尽法子要把他除去。
正当危急时刻,耶酥十二门徒中的犹大出卖了耶稣。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的最后析祷后,耶稣被控告扰乱世俗的信仰而遭到逮捕。祭司们立即对他进行了一整夜的审讯,并判他绞刑,最后耶稣在各他山丘上被钉上了十字架,这时约为公元30年。
耶酥死后,他的门徒重又聚合起来,按照耶稣的计划,开始到各地继续宣传耶稣的教义。2000年里,他们以极大的热忱使布道工作一直被承袭下来,把基督的教义传到世 界的每个角落,使之成为当今世界上影响最 广的宗教。
历史的考证
但到底有没有耶稣这个人呢?对这个问题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8世纪文学家爱德华·吉本对历史上有无耶稣其人,提出了怀疑。此后,史学界长期争辩,至今仍无定论。
据圣经学者考证,拿撒勒意为“持守某种教义教规的人”,非地理名称。关于这一点已到基督教学术界的承认。拿撒勒派是犹太教的一个小深。
古代现犹太民族是在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中形成的,但由于政治主张和宗教观点的差异,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分成了许多派别,主要有四大派和若干小派:
撤都该派,由犹太祭司贵族组成,是当权派。经济富有,宗教上坚持犹太教徒无条件遵守犹太教教规,在政治上是投降派。
法历赛派,犹太中产阶级与宗教知识分子组成,《圣经·新约》中称“文士”、“律法师”。政治上反对与当政者合作,但不积极 反抗。宗教上接受天堂、地狱、永生和复活思想,消极等待救世主的降临。
艾赛尼派,主要由农、牧民组成,约4000人,活动于巴勒斯坦农村。实行离城独居、财产公有、经济互助和禁欲主义。思想上有明显的末世论倾向,认为救世主将降临,新耶路撒冷城将出现。他们选出12名领袖主持社团,严守戒律,举行公餐,共同研究圣经。一般不许结婚,每日集体劳动5小时。 悔罪时实行洗礼,做好了弥赛亚(救世主)降临的准备。
狂热派,意译为奋锐党。该派是反抗罗马斗争中的产物。创始人为加利利的犹大。 该派政治观点鲜明,主张通过暴力斗争,把犹太民族从罗马统治下解放出来,建立上帝之国(独立国家)。成员为下层群众。宗教上宣称救世主即将降临。
此外,还有若干小派。拿撒勒派就是从犹太教的下层教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派。拿撒勒派的创始人可能是施洗者约翰。《圣 经·新约》载:“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自己有罪,在约旦河受 他的洗。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到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犹太历史学家瑟福斯.弗拉维(约37~100年)曾经谈到:“希律之子安迪帕斯于公元4年到39年2 任加利利和外约旦罗马总督时,为防止暴动,未经审判,将约翰处死。”瑟福斯·弗拉维生于耶路撒冷,本人为法历赛党人。在66年犹 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战争中,被起义群众拥立为加利利地区的指挥官。他用希腊文写的著作,载有不少史料。因其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故他的著作不失为研究基督教起源问题的重要资料。
约翰死后,耶稣可能继为拿撒勒派领袖。他自称弥赛亚(救世主),在社会下层宣传其教义和政治主张,反对罗马和犹太上层统治。弥赛亚原意为“受膏者”,是古代犹太人封立君主和祭司时,受封者额上被敷“膏油”而故称,意指上帝所派遣者。犹太亡国后,犹太人中传说,上帝终将重新派遣一位“受膏者”来复兴犹太国。弥赛亚遂成为犹太人所盼望的“复国救主”之专称。耶稣自称弥赛亚,受上帝派遣,在人民中传道和创教,以拯救众人;他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官传罗马国必亡,天国将至。抨击犹太当权者,反对墨守犹太教陈规;宣称“福音要传给住 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民”。打破 了犹太教的狭隘范围,将选民扩大到一切民族。而且选民不分贫富,无论是为奴的、自 主的,信他的必得救,不信者必被定罪。 耶稣的追随者多为劳动人民。如12门徒中、彼得、安德烈、雅各、约翰均为渔民、还有一名属于奋锐党的西门。由于耶稣的活动违反了罗马的利益,其主张亦受到犹太教上层祭司的仇恨,最后被罗马总督彼拉多以 “犹太人的王”的罪名处死。
耶稣死后,其门徒继续宣传其主张,宣称耶稣即基督(希伯莱文“弥赛亚”的希腊 文读音),基督就是救世主。他将重降人世, 帮助人民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国”,推翻罗马的残暴统治。相信基督降临,必将得到拯救与上帝的赐福。拿撒勒派的主张与犹太教的传统教义相抵触,犹太教的当权派不承认耶稣为救世主,遂将拿撒勒派教徒逐出圣殿。 基督教由此成为独立的派别。
基督教教义
原罪说:基督教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夏娃开始就犯了“罪”。上帝命令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享乐,但他们却受到蛇的引诱违背上帝的禁令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而“犯了罪”,被逐出了伊甸园。基督教认为,亚当夏娃的“罪”传给了后代子孙,使得人人生来都有“罪”,在“罪中受苦"。这是世人苦难的根源之所在。
赎罪说:虽然世人都是有罪的,但上帝差遣自己的儿子作了赎罪祭。耶稣基督虽然没有罪,却担当了人们犯罪的刑罚,死在十字架上,从而免去了人们灭亡的结局。基督徒既然得到基督的救赎,就从神领受圣灵, 成为神的儿女,得到圣灵的引导,战胜罪恶三位一体的辖掣,行各样的善事。耶稣基督为接受他作为救主的人,设立洗礼,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救赎。洗礼也表示从前罪恶的旧我死去,重新获得新的生命,现在的受洗者不再作罪的奴仆,就像基督死而复活一样。
三位一体:基督教认为,上帝只有一个,这就是“一体”,但上帝又具有三个位格,这就是“三位”。也就是说,上帝是由圣父、圣 子、圣灵组成的。第一位是所谓圣父,是天 地万物的创造者、主宰也是救赎计划的 设计者,天主教译为“天主”,称“天主圣 父”,新教译为“上帝”,称“耶和华上帝”, 又叫“天父”;第二位是所谓圣子,即耶稣基 督,天主教称为“天主圣子”;第三位是圣灵,在《圣经》里,圣灵被称作上帝的灵或基督的灵,圣灵来到人们身上,将人们从罪恶的生命改变过来,成为有神的生命。他向人们显明上帝的旨意,引导人们。圣灵只要祈求就会得到,天主教称为“天主圣灵”,
一神论:基督教确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神存在,这就是上帝。《圣经》说:“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神,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灾祸,造作这一切的是我和华。”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全善,全智,全爱”,是万能的。除了惟我独尊的上帝外,没有其他任何神的存在所以只要“赞美耶和华,敬畏耶和华”,那么 “这人便有福”。
影响
人类毕竟是虚弱的,在一筹莫展的时 候,需要能从自己臆想的事物中寻求慰藉与力量,因此这也就是基督诞生的原因。希望,即使被降格为幻想,在一无所有人的心中,仍然有着巨大的力量。所以即使在基督教产生后2000多年的今天,在科学技术已高度发达的21世纪,其影响仍然不减以往。基督教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