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不得不说是很多人的难言之隐,
“十人九痔”,此话虽有些夸张,但也侧面反映了现在痔疮这个疾病真的很普遍。
今天想和你聊聊痔疮这件事。
痔疮是非常常见的肛肠科疾病,通常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淤血并肿大,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
中医认为啊,但凡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大都是湿热所致,所以痔疮也大抵也属于湿热范畴。
那湿热从何而来?古人说了,“因地气之湿热,又加酒热之毒。”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肛门与大肠相通,但凡体内有了湿热,湿热就会随着大便排出体外,湿热即除,何来痔疮?
其实不然,湿热在大肠并不久留,势必将湿热流转于肛门处,而肛门为大肠之锁钥,未免有关门防范之意,湿热难以直出于门外,因此肛门无疑得承受住全部的湿邪和热邪。
久而久之,湿邪也好、热邪也罢,在体内蓄积成毒,中医讲,有毒必然外形,因此,不生痔于肛门之内,必生痔于肛门之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痔和外痔,如果两者都有呢?那就是混合痔了。
病因找到了,接下来该寻求治疗之良方了,
这个时候,或许马上会有人站出来说,既然是湿热,那就清热燥湿呗!
如果这个时候,要是贸贸然用了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等清热燥湿的药材,痔疮能不能治好还未可知,脾胃就已经受到损伤了,
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肛门与脾胃相距甚远,这些清热燥湿的药材假道于脾胃,则脾胃必先受损,苦寒伤胃啊!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毫无意义。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个既能利肛门,又不伤及脾胃的方子——益后汤加减,原方出自清代名医陈士铎《辨证录》中的益后汤。
益后汤加减:莪术、三棱、白芍、地榆、山药、茯苓、薏苡仁。
上文已经提及,痔疮多由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淤血并肿大所致,用中医的话讲,就是气滞血瘀,所以行气活血势在必行,
然,痔疮的形成并非普通的活血行气药就能化解,比活血、行气更甚的,中医称之为破血、破气,
莪术、三棱就是一组非常经典的善于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药对,同为破血消癥之要药。
若是非要说出一些两者的区别,莪术善于破气,三棱善于破血,一个偏于走气分,一个偏于走血分,让体内的气血都活起来。
莪术
三棱
白芍味甘酸、苦,性微寒,入肝经,功善养血柔肝,补阴抑阳。
莪术、三棱破血行气,白芍呢,善养肝血,把体内损耗的精血补益回来。
此外,白芍还有调经之功,可协助莪术、三棱破血行气。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
《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
白芍
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既可补气,又能养阴,为平补气阴之良药,
其性无寒热之偏,药性缓和,既可协助白芍养阴,又可缓和莪术、三棱之峻猛,而不伤正气。
《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山药
地榆是一味苦寒,偏酸的药材,
中医讲,酸主收敛,地榆长于凉血收敛止血,且作用偏于下焦,为治疗便血、痔血、血痢要药,多与槐花、栀子等同用,以清热凉血止血。
《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地榆
破了血,行了气,养了阴、凉了血,最后啊,再用一味茯苓配上薏苡仁,
茯苓、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把体内的湿啊,热的都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茯苓
薏苡仁
最后作一简单总结,痔疮的病因虽为湿热,然肛门去脾胃甚远,单用清热燥湿药,未利肛门而先伤脾胃,故用此方利水而去湿热,既无伤脾胃,复有益肛门,鱼与熊掌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