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常备军有限的东汉,为何能打下比肩西汉的庞大版图?

一:从“寒酸”到华丽转身

历代王朝开国,常有痛击外敌的辉煌战绩。但初开国的东汉,这事儿却相当寒酸。

历经西汉末年起的战乱,东汉建国初期,全国都是民生凋敝的烂摊。饶是开国皇帝刘秀很会打仗,周边匈奴乌桓等强敌都闹得欢,却还是憋下这口气,给老冤家匈奴送钱送粮换和平。连西汉固有领土西域,也忍痛先退出。全国上下大裁军,西汉的正卒兵役制也给废除,郡国军队基本裁光,东汉中央掌握的兵力,一度只有四万多人。一门心思休养生息。

不过,历经三十多年休养生息后,从汉明帝年间起,忍够了的东汉王朝出手反击后,就是源源不断的华丽场面:曾嚣张一时的北匈奴,连年被打的稀里哗啦,最终在汉军勒石燕然的威武面前,狼狈向西窜去。沦陷多年的西域,也重回大汉朝怀抱,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再度火热畅通。在东汉王朝的巅峰时代,东汉王朝控制着从中南半岛至西域大地的近六百万国土,堪称雄踞东方的超级大国。赫赫武功,无比辉煌。

更重要的是,东汉的常备军数量,一直没达到西汉时的水平。每次对外用兵的数量,也常比敌人少得多。却经常上演以少胜多的精彩表现,比如对老对手匈奴,就以劣势兵力压着打。争夺西域的大战上,汉军以上千兵力,就牢牢掌控住这西北大地的门户。远播欧亚的辉煌武功,正来自这“高效”的国防经营。

为何会有这“高效”场面?除了战略布局与东汉军人的浴血奋战,两个看上去“冷门”的技术,作用也十分关键。

二:补血边疆的东汉漕运

首先一个造福东汉国防的冷门技术,就是东汉的漕运技术。

但凡重大战役,比拼的往往是后勤水平。前线战力强不强,就要看后勤“补血”足不足。如果说西汉反击匈奴的胜利,得益于秦朝留下的畅通驿路系统。那么西汉留给东汉的重要军事大礼,正是发达的漕运。

早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热血年代里,西汉王朝的漕运建设,就已经白热化。关中地区每年通过漕运运输的粮食,一度到了六百万石。是秦朝时期的近十倍。待到东汉建都洛阳,这发达的水运系统,也成了重要家当。以西汉时代的关中漕运线路为基础,东汉又陆续在三门峡等地开凿栈道,巨大的船只从此可以由纤夫拉迁,成功沿水路“翻山”进入关中平原。西北地区的军用运输,自然也就更顺畅。

当然,东汉也不止“坐享”这家当。汉明帝时代,东汉王朝就沿着今天河南荥阳至山东高青高苑镇筑堤,使混在一起多年的黄河汴河成功分流。这个当时独家创意的水利技术,不但解除了黄河水患,还造就了通畅的汴河漕运。东部富庶地区的钱粮,得以每年快速输入洛阳。东汉的军事储备,从此兵强马壮。

而在反击匈奴的战场上,东汉也未雨绸缪,早早开凿出快速漕运通道。汉光武帝时代,东汉就在今天北京周边地区,开出了“温水槽”。居庸关——昌平——蓟县这一系列战略要地,全都“益通以漕运也”。这高效的水路交通,在东汉最困难时,撑起了北方的牢固边防屏障。待到东汉勇敢亮剑后,更源源不断大补血,助攻东汉军队追亡逐北。

三:坚如磐石的屯城

东汉的对外战争,最为漫长拉锯的,就是西域争夺战。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西汉时代一个“法宝”,也在东汉时代再放光彩:屯城。

屯城,即两汉时代,汉军在边防战略要地,修筑的屯垦堡垒。这种堡垒虽说比城池“袖珍”,却扼守国防咽喉,屯驻边防精兵。西汉时代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战斗里,汉军就是以这种“屯城”步步为营,完成了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沙场荣光。东汉明帝年间,再度西进的汉军,也是以西汉伊吾屯城为跳板,勇敢争锋匈奴。

随着争夺西域战争的进行,重拾“屯城”法宝的汉军,也将屯城修遍西域大地。塔里木盆地以南昆仑山以北,遍布东汉的屯城。这些遥相呼应的据点,以一次次浴血并肩的战斗,把在西域呼风唤雨的匈奴人,再一次漂亮怼了出去。连通欧亚的丝绸之路,被他们再度支撑起来。班超等传奇英雄们,那“绝域轻骑催战云”的精彩表演,更以他们搭台上演。

尤其超越西汉的,就是东汉屯城的修筑技术,虽然都是以夯土修建,但今天留存的东汉屯城遗址告诉我们,东汉的屯城构造更坚固。新疆奇台石城子的东汉屯城遗址,构建在依山傍水的悬崖绝壁,这个东西二百四十米南北三百米的堡垒,其残存城墙直到二十世纪初时,依然清晰耸立。新疆和田汉式风格遗址,也见证了东汉更精巧的筑城设计:四重城墙的结构,还有沙枣树组成的防风墙,构成坚不可摧的堡垒。

凭着如此强大的技术,汉朝的屯城,也成了匈奴等强敌们啃不动的硬骨头。东汉永平十八年的疏勒保卫战上,汉军名将耿恭以三千兵马死守疏勒屯城,硬抗匈奴单于亲率的两万强敌,打出“十三勇士归玉门”的热血一幕。东汉永元二年,传奇英雄班超,更是依托一座座屯城,以虚实结合打法,只凭手中千余汉兵,就把七万贵霜帝国远征军打的头破血流。叫这个自称“比肩汉朝”的强国,乖乖领了一顿胖揍回去。

一座座牢固的屯城,在汉王朝的西部版图上,就这样连成一支强壮臂膀,把广袤的西域稳稳护住。今天新疆各处屯城遗址,依然陆续出土了汉家印章瓦当等文物,每一件都不动声色,诉说昔日屯城之上,汉家男儿的热血威武。

撑起一个大国尊严与实力的,不止是高调的威武,更有类似屯城漕运,这看似不动声色,却代代精进的国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