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宗李豫平定安史之乱的策略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至公元762年唐玄宗和唐肃宗全部去世之时尚未平定。为了尽快结束乱局,唐代宗决定只追究史朝义的责任,《新唐书·仆固怀恩传》记载:
初,帝有诏,但取朝义,其他一切赦之。故薛嵩、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见怀恩皆叩头愿效力行伍。
于是,受伪官者一概不问。因此,官军所到之处,河北叛军争先迎降,史朝义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最终被李怀仙逼得走投无路而自缢。
安史乱平后,李怀仙为范阳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张忠志(即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为相州节度使。四人皆为安史降将,所以河北地区其实仅仅是不再公开自立而已,这便是所谓的被平定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从此拉开了帷幕。
2、唐德宗想要削藩
唐德宗李适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与其父不同,李适想要重振中央权威,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风雨欲来。
安史乱后的藩镇,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
河南,在安史之乱中是对抗的前线,也是李光弼的大本营。所以,河南整体上还是中央能够控制的。但河北不同,河朔三镇始终令唐德宗如芒在背。然而,要想东击河北,必先稳定后方。于是,唐德宗的削藩其实是先从郭子仪的朔方军展开的。
3、朔方军一分为三
朔方军堪称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大功臣,可是其并非皇帝嫡系部队,于是不被皇帝信任的命运其实从安史乱平之日便注定了,只不过由于郭子仪为人圆滑,皇帝不好下手而已。史载,唐德宗即位的当年(779年),
诏尊郭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尚书令,增实封满二千户,月给千五百人粮、二百马食,子弟、诸婿迁官者十余人,所领副元帅诸使悉罢之;以其裨将河东、朔方都虞候李怀光为河中尹、邠、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以朔方留后兼灵州长史常谦光为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天德、盐、夏、丰等军州节度使,振武军使浑瑊为单于大都护、东、中二受降城、振武、镇北、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使,分领其任。
郭子仪明升暗降,实权皆罢,其原职则一分为三。
瓦解朔方军后,从代宗朝开始建立的神策军取代朔方军成为唐德宗在关中军队的嫡系,也成为德宗应对内外危局的主要力量。稳定后方之后,德宗便开始对河朔地区动手了。
4、四镇之乱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以其子李惟岳继任节帅。唐德宗不允许,《资治通鉴》记载:
上曰:贼本无资以为乱,皆借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众耳。曏日因其所欲而命之多矣,而乱益滋。是爵命不足以已乱而适足以长乱也。然则惟岳必为乱,命与不命等耳。”竟不许。悦乃与李正己各遣使诣惟岳,潜谋勒兵拒命。
在唐德宗看来,这正是打击藩镇割据的绝佳时机,于是战争开始了。成德李惟岳与魏博田悦、平卢、山南东道四大藩镇齐反,史称“四镇之乱”。
5、唐德宗调兵遣将
四镇之乱可以分为南北两个战场,而最初其实只有北线战场,也就是河北地区,因为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一出手就击败了山南东道的梁崇义,梁崇义兵败自杀,只剩下河朔三镇。之后,唐德宗以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任淄青节度使。而李希烈势大,渐有自立之意。
唐德宗从关中投入的第一支部队是李晟的神策军,讨伐李维岳,之后又派出了李怀光的朔方军。至782年初,成德镇将领张孝忠投靠到了平卢节度使朱滔,而李惟岳被手下将领王武俊杀死,王武俊又率领全镇降唐。
之后,唐德宗将成德镇一分为三,然而由于张孝忠、王武俊、朱滔等对地盘分配不满,朱滔又联合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和淮西李希烈再反。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造反,使南线战场压力陡增。公元783年,李希烈围襄城,由于此时的神策军已经全部投入到了北线战场,唐德宗急忙抽调泾原兵五千人赴援,而正是这五千泾原兵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5、泾原兵变
唐德宗重视嫡系神策军,常常优先保证嫡系的军饷供应,而不太在意关中其它军队的状况,而正是这一点导致了泾原兵士由于钱粮及犒师饭菜粗粝而哗变,泾原兵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这便是泾原兵变,又称奉天之难。
与此同时,卢龙朱滔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淄青李纳称齐王,淮西李希烈称楚帝,泾原兵变后拥立朱泚为秦帝,一时天下俨然有了战国七雄之相。
唐德宗被困奉天,朔方军李怀光率军勤王,击败朱泚后由于不被德宗信任也加入了叛乱。于是,唐德宗又逃到了梁州(今陕西汉中)。最终拯救德宗的是神策军的李晟,李晟由此成为“奉天定难”的第一功臣。
后来,在李晟的攻击之下,朱泚战败被杀,而朔方军的首领李怀光则由于无所适从而自杀。
当此天下大乱之际,唐德宗两次出逃的尴尬经历,让他为自己对功臣和其它军队的不信任付出了代价,同时唐德宗也再无力讨伐东方各个叛乱藩镇。李希烈被部将所杀之后,唐德宗以削去王号为条件,承认了各个藩镇在当地的统治权,唐德宗最初的远大志向至此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