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姓读音作fēng,汉族姓氏。
酆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61位。最新统计,酆姓人口约11万,姓氏排行榜第416位,位于玉姓之后,糜姓之前。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十七个儿子姬子于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篡》、《通志·氏族略》等记载:丰氏、酆氏始祖为周文王姬昌之子‘子于’,起源于西周初年。
丰,本为商王朝末期崇国君主崇侯虎的属地。周文王灭崇国后,改其地名为丰邑。到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王朝之后,敕封自己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子于在丰邑,拱卫京畿,爵为侯爵,史称“丰侯”。
到了周成王姬诵执政后期,就改变了周武王的旨意,不再让丰侯当丰国的首领了。周成王废黜了爱酗酒误事的丰侯,这个姬姓丰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国”。
丰侯被废黜后,丰国亦消,其后裔子孙遂散居各地,约以原封邑名为姓氏,称丰氏。
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诏令规范汉字,在许多地名的原字上皆增加了“邑”偏旁,以表示其专指地名。而“丰”字添加了“邑”偏旁,就成为后世的“酆”字,诸多史书因之改丰为酆。
此后,丰氏一族逐渐形成了丰氏、酆氏两大支系,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丰氏、酆氏正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文字简化过程中,由于“酆”字被简化为“丰”字,该系酆氏族人多有自行误简为丰氏者。
酆氏族人皆尊奉丰侯姬子于为得姓始祖。
追溯中国的历史,在周朝以前没有这个“酆”字,至周文王分封第十七子酆侯之后,“酆”字开始出现,只有两种意思:一是姓氏,二是地名。
据典籍《辞海》的注释,酆侯之地古名为“鄠”,位于长安西南,涝水东岸,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置鄠县,即今陕西省户县。这便是全国酆氏人家最早的发源地。
古时酆邑的农作物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酆氏子孙世代繁衍于京兆北部一带。
唐朝时期,京城建于长安,是当时酆氏族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虽然酆氏人口比较少,在中国历史上也比较低调,但是作为酆氏的人应引以为自豪是:酆氏代表了姬姓血脉的“纯正”。
酆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安徽之霍山,江西之新干等地有分布。
古代名人
酆舒:春秋,曾经在潞国当过首领,而被记入史书。
酆庆:明朝,字文庆,鄞县(今浙江省)人,正统年间进士,官给事中。景泰年间,代宗废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他直言谏阻,言词恳切。
酆去奢:宋朝,衢州龙丘人,家住于九峰山下。少入道,游学道术,精思忘疲。传说升仙而去。
酆伸之:宋朝,进士,为严州望门子弟。
酆寅初:元末明初,字复初。博学多才,不愿为元朝做官而隐居,洪武年间任国子司业,后弃官务农,活至105岁。
酆隆:西晋,封新城侯,始居洛阳。
近代名人
酆悌:国民党将领。
酆伟光: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