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表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见于《三国志》),《三国志》为西晋史官陈寿所著,成书时间距诸葛亮逝世46年,蜀国灭亡17年,史料可信。此外,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也自述道: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见于《诸葛亮集.文集》
可以确信,诸葛亮是在南阳生活的,那为什么近些年会产生莫大的分歧,襄阳与南阳争执不断,关键就在于南阳实在太大了,当时的南阳郡既包含今天的南阳,也包含襄阳部分地区。
再加之古代人也不消停,更导致现在人喋喋不休。最早的文献都出自于晋朝,东晋习凿齿(襄阳人)在《汉晋春秋》中所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似乎确定了诸葛亮的家在襄阳市邓县的隆中。然而,西晋惠帝时,为纪念先贤,曾命令镇南将军刘弘与李兴一起到诸葛亮故宅祭祀,祭祀地点在“沔之阳”,即汉江北边。当时,镇南将军刘弘驻节宛城,李兴是刘的参军。
上图是东汉南阳郡的管辖地,红色的是今天的称谓,黑色的是东汉时期的称谓,横跨河南和湖北两省,面积4.5万平方公里。襄阳的名字没有变化,而今天的南阳市区在东汉时为宛县(宛城)。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说的“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是个很大的地理概念,就如同有人问你是哪里人?你说你是河南的(或者湖北)是一个概念,具体是河南(或者湖北)哪的,没有详细的交代。估计诸葛军师没有算出来,一千多年以后会有人抢他种地的地方,否则不会写的那么笼统。但根据历史文献,我们还是可以探知诸葛亮到底生活在哪个区域。
1989年,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举办的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证会,一共27个专家,经讨论,一致认定诸葛亮的躬耕地在襄阳而非南阳,并列出五大力证。由此,争论告一段落,就连教科书上也注明诸葛亮,躬耕于湖北省襄阳的隆中。然而,到了2010年之后,本来不争了的南阳人又开始争了起来,尤其最近几年,愈演愈烈。当时言之凿凿的专家们却不再发声了,就连教材也出现了两个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一篇中,该书对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解释为“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一篇中,则将“南阳诸葛庐”解释为“诸葛亮隐居南阳时的草庐,南阳,今河南南阳。”
那么,诸葛亮到底在哪种的地呢?
襄阳人说,是在襄阳邓县的‘隆中’,为什么呢?因为《三国志》中记载的有《隆中对》,不就是在襄阳的隆中吗?对此,南阳人激烈反对,明明是南阳,咋就成了襄阳了?襄阳人一句:此南阳非彼南阳,兑的南阳人无话可说。
若要分析诸葛亮到底在哪?也可以先看看刘皇叔在哪?因为是刘皇叔三顾茅庐找的诸葛亮,才有的《出师表》和《隆中对》。
那刘皇叔在哪呢?《三国志.诸葛亮传》曰:“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三国志里面有明确的交代,刘备在新野,而恰好,新野不喜欢改名字,一千七百多年来一直用的这个名。
我用蓝色框框圈了起来,昔时刘皇叔的屯兵地,向北60公里是南阳市(宛城),向南60公里是襄阳(隆中),刘皇叔呆的这个地方挺好的,两边都不得罪。虽然距离一样,但走的路却大不相同,向北是平原,可骑马奔驰。往南是山路,要过汉江才能到达襄阳。从新野到宛城(南阳),凭东汉末年的马力,一天的时间可走一个来回。而到襄阳,需第二天才能返回,中途不但要过江,还要翻山。
那么我们就再来看看刘备为什么屯兵新野,无论是看过《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两本书里面,刘表对刘备的态度是一致的。刘表不信任刘备,非但不信任他,还很忌惮他,但出于仁义,又不能杀掉他,所以才把刘备弄到新野。襄阳不用说了,刘表大本营,重兵把守。那宛城(南阳)呢?是由刘表的大将文聘(不知道的可以百度)驻扎,一南一北看着刘备,距离也一样。名义上是让刘备防曹操,而实际上有文聘在北,用不着刘备去防,否则就会直接把刘备放到南阳)而不是新野了。而在刘备屯兵新野时,史书记载中刘备在此八年时间去襄阳的次数很少,据史书可查不超过5次,可见刘备也知道刘表不怎么待见他。
从刘表对刘备的态度上看,如果刘备肆意在刘表的治下襄阳城附近四处溜达,可能性不大,如果去了襄阳城附近而不去拜见刘表,似乎可能性更小。毕竟即使出于礼仪,刘备已经到襄阳了,无论见没见的上诸葛亮,至少也要去看下刘表,更何况刘备去见诸葛亮是瞒不住刘表的,不表示一下怕说不过去。难免刘表心里会想,你们哥三一连几天在这晃荡,是啥意思?尤其是在建安12年,曹操即将举兵南下的情况下,刘关张三个人同时离开军营两三天,不大可能。从常理上推断,三个人同时离开,很大程度上不会超过一天一夜,以免军中生变,而如果去襄阳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而去南阳则可当晚返回。
也就是说,从常理上来说,刘备去南阳的可能性更大,而非襄阳。
那么说诸葛亮的躬耕地在南阳,是否有有力的证据呢?
《后汉书·志第十》:“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会下江、新市贼张印、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这里使用的是南阳,同一事件在同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使用的都是宛城,也就是说在东汉时期,南阳与宛城是通用的。没必要写南阳郡宛城县那么清楚,这也就解释了诸葛亮为什么很笼统的写了个“躬耕于南阳”
在史书中大量郡名的使用已不是泛指整个郡境,而是具体指郡治所在地。如前文中的“汉兵起南阳,至昆阳。”“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这些记载,不用注释,谁都知道是从郡治宛城到的昆阳和叶县(昆阳和叶县都归南阳郡管辖,这里的南阳显然指的是宛城)。也就是说东汉习惯用郡名代指郡所在的治所,而不是整个郡。《后出师表》中称:“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这里的南阳,是指曹操在宛城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之事,南阳指的也是宛城,而非南阳郡。
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躬耕歌》共30句、150多字:“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其落款为: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仆射和浴手敬书。
清代汪介人著《中州杂俎》载:“诸葛亮本琅琊人,徙于顺之阳之石峡口(今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12里处刘八卦村),结庐而隐,寻徙入南阳之卧龙岗。今裕州石峡口(今方城县小史店)有小茅庵,唐时石记犹存。又尝寓居于新野之野白岗,庄宅基址今为玉皇庙,古井尚在。南阳卧龙岗碑阴载,新野地五顷,佃户张某佃种,亦先贤之遗迹也。又唐县有诸葛庄,武侯之远田也,曾犁出古碑,在县西桐寨铺,去南阳市六十里。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有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主国隋时物,则去三国未远,当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南阳《唐河县志-地舆志古迹》记载:“诸葛庄在县西四十余里,位于桐寨铺西,清乾隆五十二年,犁地得石碣,有‘诸葛庄’三字,相传武侯曾置庄田于此,去南阳旧庐仅六十里。”桐寨铺《乡地名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诸葛庄位于桐寨铺西南三公里,在曲岗村北350米处。原系诸葛亮在此置买的庄田,早已不存,现仅留遗址,地势较别处高,有砖块瓦砾。1937年,冯岗村民在此‘挖出大缸一只,传说尚有水井一眼。”按:相传在三国建安初年,曹操三次率兵征伐宛城,’搞得百姓不得安宁,诸葛亮就从卧龙岗搬到桐寨铺避难,并在此购置了土地房屋。经南阳文物鉴定小组的专家对这里的砖头瓦块朝廷鉴定确认这些样品是汉砖汉瓦,此处是汉代村落遗址。
由此看来桐寨铺诸葛庄遗址是可信的,诸葛亮躬耕南阳也不是固定在卧龙岗一个地方,在多处地方置有家产,四处游走。也解释了为什么刘备要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
亮初亡,人们怀念其功德,“遂因私祭之于道陌上”,随后,步兵校慰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求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后主(刘禅)乃从之。黄权则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刘备袭取益洲后,任用其为代理偏将军,刘备为汉中王后,任权为治中从事。刘备在蜀称帝后,欲报荆洲失守、关羽被杀之仇,将伐东吴,黄权竭力劝阻,但刘备不从,一定要率兵亲征。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后来,伐吴果然失败。黄权因“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故而降魏。先主叹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黄权与刘备及诸葛亮有着浓厚的感情,尤其对诸葛亮十分佩服敬仰。他经常在魏国官僚中称颂诸葛亮。司马宣王曾给诸葛亮写信说:“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当权听到故国丞相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不胜悲痛,即和南阳同乡人在诸葛亮躬耕过的卧龙岗,修建了一座诸葛庵,因时节进行祭祀活动。由此兴起了一千多年来,南阳诸葛庐祭祀诸葛亮的开始。
明代何宇度在《益部谈资》记载:“先主寓荆洲,从南阳大姓晁氏贷款千万,以为军需,诸葛亮担保,券至宋犹存。”这是一条极重要的主证材料。
汉末,刘备开始无立足之地,从东吴借得荆州,当时军需很困难,因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十年,人际关系有所熟悉,于是,由诸葛亮担保,从南阳晁氏贷钱千万,以应急需。当时打的借条,至宋代仍然保存着。诸葛亮没有从荆襄名士那里借贷,反而从战乱频频的南阳,可见诸葛亮对南阳更熟悉一些。
在成都武侯祠大门左侧碑亭中,矗立着《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该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刻建。由裴度著文,柳公绰书丹,鲁建镌刻。它不仅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又是一通书、刻俱佳的艺术珍品。
裴度是唐中期名相,博学多才,功勋卓著。他在碑文开头说:“度尝读旧史,祥求往哲”。这说明裴度对先贤诸葛亮的生平经历及业绩都作过研究,是很了解的。裴度称赞诸葛亮是一个“藏器在身,待时而动”的英才。碑文说:“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时称卧龙”,因刘备“三顾而许以驱驰”,唐朝时的南阳已经和今天的南阳差别不大,如果诸葛亮当真躬耕于襄阳的话,裴度便不会再写“躬耕于南阳”了。这是迄今肯定诸葛亮躬耕南阳最早的石刻记载之一。
在唐代,诸葛亮已名扬天下,大量文献和碑刻记述了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以及卧龙岗、诸葛庐等方面的事迹。如,唐刑部员外郎侍御史沈回在《蜀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称:“伊昔武侯,踠足南阳,退藏于密,不曜其光。”吕温在《诸葛武侯庙记》称:“胥字南阳,坚卧待主,三顾缜说,群雄粗定。”严从在《拟三国名臣赞序》称:“先主之迹远播于汶隅,孔明躬耕南阳,盘桓待主……”李翰在《三名臣论》称:“昔诸葛亮拥膝南阳,为‘梁父吟’,自比管乐,州平、元直以为信然,虽涯量可窥,而遗迹可见。”赵均的《金石林时地考》称: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最著名的便是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宋代,坚持诸葛亮躬耕南阳的人越来越多,“南阳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例如朱黼在《评诸葛孔明》称:“孔明高卧南阳,自比管乐,世人莫之许也。余窃论之,孔明王者之佐,伊尹之俦也~~~~~夫孔明之于伊尹,所遇虽异,处心则同。夫躬耕有莘而乐尧舜之道,躬耕南阳而吟‘梁父’之诗,同一隐晦也,聘三往而后起,驾三顾而后从,同一出处也。”
宋司马光在《咨治通鉴》中云:“初,琅琊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魏略》云:“诸葛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据上述记载,建安初年,诸葛亮在襄阳隆中住过,不是躬耕,而是游学。这些资料彻底否定了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对诸葛亮十分敬慕,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过南阳挥毫书写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并写有跋语:“绍兴戊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元代有不少文人学士写了大量咏赞南阳卧龙岗和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文章。如元代江西儒学提举杨维镇在《孔明自比管乐论》称:“汉之诸葛孔明,方其躬耕南阳时,常自比管仲、乐毅,人固谓其大言夸世耳,以余观之,其才业则过于管乐”。元代儒学教授王谦在《丞相诸武侯庙碑》称:“距南阳治城西七里,而近有岗曰卧龙,俗以武侯隐居之所,前人卜地一区,起屋四楹,绘像而祠焉。”元代翰林学士程钜夫撰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臣瑾按,南阳城西七里,有岗阜然隆起,曰卧龙岗,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相传汉丞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大元一统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迹》中载:“卧龙岗在南阳县境内,诸葛亮孔明躬耕地。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是元仁宗于延佑四年(公元1315年)钦定的。据元代程钜夫撰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元武宗至大二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到南阳,率官员僚属到卧龙岗谒诸葛亮祠,“顾瞻徘徊,慨然兴怀”,即指示南阳地方官将祠扩修,并在祠东建孔子庙,庙后建诸葛书院,此工程于至大二年春动工,皇庆无年秋落成,计施工四年。完工后,河南向朝廷奏请命名 。元仁宗于延祐四年(公元1315年)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院集议,给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祠正式命名为“武侯祠”。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从此得到朝廷钦定的地位。程钜夫为元代翰林学士,湖广京山人,当时参与集体研究并撰《敕修》碑文,应该说是可靠的根据。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的历史地理专著,该志书卷30南阳府《山川》条中称:“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世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该志书在卷30南阳流寓条又称:“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末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
《明嘉靖南阳府志》的说法,大致与《大明一统志》相同。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经河南等处布政司奏请,明世宗确认南阳卧龙岗“实为诸葛亮藏修发迹之所”,“但襄阳不过亮与隐士庞士元往来游息之地。”
明《嘉靖乙酉抚民右参政许复礼呈照碑记》称:“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岗,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之地也,岗上有草庐故居,前有忠武侯庙,庙中塑像纶巾抱膝,宛然令人起敬,旁有书院故址,询之父老,考之郡志,皆云孔明大节,自唐宋以来,乡人立祠祀之,血食有年~~~。”明宪皇帝在《诸葛武侯》赞诗序中曰:“孔明值汉室板荡,隐于南阳,司马徽谓先主曰,识时务者为俊杰,诸葛孔明真俊杰也~~~~。”
明李东阳在《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称:“南阳城西五里卧龙岗,为草庐旧址,汉史称侯躬耕南阳,又曰寓居襄阳隆中。元建祠祀侯,又置书院,设山长,聚徒讲学,给田数百顷。”
明末朱瓘在《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称:“南阳县治之西,去城六七里许,有岗曰卧龙,旧有诸葛武侯祠,岁久就圮,唐王妃苏氏闻之,启于王曰,闻诸葛孔明汉季之功臣,南阳之英伟,祠宇弗称,恐无以妥神灵,无以慰往来瞻拜者仰怀。王曰,吾亦云云,汝有雅致,听汝成之。乃捐内帑赀财,以庀材物工佣之需,命承奉白震总程督事。”
明代诗读蜀地新都人叶桂章在《武侯记》称:“嘉靖乙酉岁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阳,暇日得拜武侯祠于卧龙岗,岗在郡西南可十里许,丛竹萧萧,古木森森,映祠之前~~~~~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有学者认为古隆中应该在南阳卧龙岗上,或者是卧龙岗的别称。
清朝时期,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进一步升温,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观点仍占据主流。
清柯彩在《重修武侯祠院碑记》称:“侯祠宇遍天下,而最著名者有三焉,考其遗迹,於琅琊则遡所生也,蜀与滇,报其功而怀其德也,至南阳又功其躬耕养晦地也,亘古至今,遂相传宛有卧龙岗云…….”
清澎而述在《重修诸葛丞相忠武侯祠记》称:“史称建安十三年,昭烈三顾诸葛亮于南阳。南阳西七里许,相传为卧龙岗,即躬耕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