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为何永乐年间横扫草原的明军三大营,会在土木堡战役中不堪一击?

明朝时期的“三大营”,指的是明朝京军的三大营,第一是:五军营,主要是步兵队伍,来源于朱元璋时代的五军都督府下属的四十八卫京军,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将其编制人员增加,因为受五军都督府管理故叫做五军营;第二是三千营,主要是塞外投降的蒙古骑兵组建的,他们一般被明人称为“鞑官”,也写作“达官”,后来扩充到数万人。第三是:神机营,设于张辅平交阯之后,当时得到交阯火器法,又任用其相国黎澄为工部官员,设置了专门督造机构,成立的练习火器的专业人员,称为神机营。

这三大营是明军的精锐,战斗力曾经很强。永乐年间出征漠北,宣德年间扫平汉王,都是三大营立了头功。为什么在明英宗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不堪一击,随征的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被蒙古骑兵像切西瓜一样消灭呢?

抛开明英宗、王振指挥失当等原因,单独分析这一支军队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原因一:三大军营里面的官N代太多了,只拿工资不出力,影响了军队普通平民士兵士气

明朝开国后没有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勋贵的后代,基本上都是在三大营解决编制了,主要是三大营待遇好,不会拖欠工资,一般也没啥危险,很少上前线(土木堡那次算是中彩票了)。他们占用了军营多数领导职位,晋升速度也快(估计大多数高官子弟都是来军营镀镀金,提升自己的做官资历,就像现在面试简历中你之前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面试官来说都是面试的加分项呀),这些人是舒服了,但是真正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没有任何背景的平民军官们长期下来肯定有怨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军营的战斗力。

原因二:领导互相掐,会打仗的没指挥权,不会打仗的却能瞎指挥

兵权分割,以文臣制武臣,以内臣制外臣,文武、内外相制,成为明朝军事领导的基本原则。无论是京营还是省、边驻兵,或是命将出师,均体现这一原则。

永乐立京军三大营时,各营坐营官即武臣、内臣并设,神机营于坐营内臣之外,又有监枪内臣。故王世贞认为,京营提督凡三:“日太监、日公侯、曰尚书。" 即内臣、武臣、文臣并设,相互牵制。隆庆四年大学士赵贞吉尚极言:“戎政之设府铸印,以数十万众统于一人,非太祖、成祖分府分营本意,”请收将权、更营制,于是三大营各设一总兵(后改称提督)、二副将及一文臣提督, 一度成六提督共议京营戎政的局面。永乐初年,各边、各省陆续增置镇守总兵官,与此同时,各边又设内臣“协守”,其后径称“镇守中官”、“镇守内官"。镇守之下,又有分守、守备、监枪内臣。实际上是有军官镇守处,必有宦官监军。

三大营的指挥权逐渐被宦官把持着,他们被称为“镇守内臣”,后来在斗争中,也有些文官被安插进来了,加上原来的武官,领导层就有了三种派别,文官看不起武官,宦官看不上文官,互相掐,指挥权不统一,但归根到底还是宦官们说了算,这些人即不懂军事,练兵也不会,但是就喜欢瞎指挥,武官将领们也没有办法,正应了那就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

原因三:军营里面从上到下人人都腐败,只想搞钱

土木堡之变前夕,《明英宗实录》里记载了,明朝监察官员曾经发现“三千等营管队官旗,不以军务为重,往往将富壮者纵放,贫弱者在伍。”

啥意思,就是三大营队伍里,强壮的士兵都被军官们派去垦荒种地去了,留在队伍里操练的都是老弱病残。种的粮食赚的银子,都归军官私分。这样的队伍怎么打仗?拿火枪的都去扛锄头了,还美其名曰这是大明太祖皇帝的祖制——屯田。

小军官没法动用士兵种地,也会千方百计捞银子,克扣士兵口粮。三大营士兵没有谁可以剥削,就只能在行军打仗期间欺负下老百姓了。正因为这些原因,加上土木堡之变那种千年一遇的大变局,老朱家一百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就被掏空了,从此明军再也没有能力主动进攻北方了。

结语:抛开明英宗、王振指挥失当等原因,土木堡之变明军之所以失败,根本的原因还是三大营自身的军队实力下降了,军队的战斗力没有明成祖时期强大了,军队人心涣散,再加上指挥不当,因此大败。虽然后来,于谦等有识之士对三大营进行锐意改革,但还是积重难返,再也不可能恢复永乐年间三大营的勃勃生机和顽强意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