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是司马懿虽然谋略过人,但是更多留个世人的是一个心怀异志、老奸巨猾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之前,正史《三国志》、《晋书》和《资治通鉴》中早已经有了司马懿的传记。史书最宝贵的便是忠实记录,加上作者个人价值观不同,正史书中司马懿的形象和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大不一样。那么,正史中司马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新《三国》中曹操和司马懿仿佛年纪相差不大,根据正史记载曹操和司马懿实际上隔了一代人。曹操是公元155年出生,而司马懿则是公元179年出生,两人年纪相差在24岁左右。所以曹操和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才是同一代的人。据记载曹操成为魏王以后,召司马防前去邺城喝酒,曹操打趣的对司马防说到,“我现在还能不能再做一名尉?”司马防回答到:“当初我推举大王做洛阳北部尉是因为大王当时适合这个职位。
从司马防举荐曹操就能看出来,司马懿家庭条件不错。司马懿是正儿八经的官僚家庭出身,和曹操不同。曹操虽然家里权势大,但是毕竟他是宦官之后,门第不高,在当时是被人鄙视的。
司马家是读书出身,哪怕后来司马家取代了曹家,统一了天下,晋武帝司马炎曾经这样说过:
“吾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所谓的诸生,在汉代的时候多指得是郡县学官的子弟。虽然诸生并不是什么高贵的象征,但是至少能够说明司马家是读书出身。
和传统的经学家族不同,司马家是地方大族,为乡党宗族所依附。司马家能够夺得天下,虽然与个人才智,政治机遇等种种因素有关,但是乡党宗族为其崛起提供的左右不可忽视。
司马懿作为西晋最早的奠基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肯定是无法忽视的。在曹魏政权的40多年里,司马懿曾经两度作为托孤重臣。在魏明帝登基前,司马懿主要负责魏国的内政,没有带兵打仗。在军事上,司马懿献策主要有三计:
第一、曹操得到汉中以后,司马懿劝他进攻益州刘备,曹操不采纳。
第二、关羽水淹于禁,曹操欲迁都,司马懿力劝勿迁都,又献计联合孙权袭击关羽,曹操采纳他的意见,最终关羽败走被杀。
第三、孙权进攻魏国,曹丕让曹仁放弃襄阳、樊城,司马懿力劝勿舍弃二城,曹丕不纳。
文帝曹丕病危之时,司马懿以抚军将军和陈群、曹休等人一起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当明帝病危的时候,司马懿再次作为辅政大臣,当时只有曹真之子曹爽以宗室的名义一起辅助。在这期间,不仅需要平定国内政局动荡引起的叛乱,例如孟达和公孙渊叛乱;同时还不停抵抗蜀国和吴国的进犯,特别是诸葛亮的多次北伐。
司马懿其实很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许多有才干的人都是其提拔和举荐的,当然他这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例如,邓艾曾经口吃,出身很卑微,只能做一个小官。后来,司马懿发现他的能力出众,提拔做了尚书郎。后来,邓艾出其不意的攻破成都,迫使刘禅投降。诸葛亮则在这方面做的差很多,由于诸葛亮能力的非同寻常,到后期蜀国其实人才已经远远不够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最好的写照。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记述比较零散,甚至司马懿没有专门的传记。原因便是陈寿身处时代的限制,他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写清楚。不过陈寿生活的时代和三国时期很接近,所以他的材料往往是第一手材料,所以和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较为接近。无论后来的司马懿形象如何变化,都是在陈寿《三国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对来说,《晋书》中司马懿的人物形象就是高大全了,当然其中存在一些夸大的成分,因为当时继承魏国的晋国是正统,蜀国是乱臣。特别是在对抗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司马懿在谋略上非常出众,甚至是“料事如神,算无遗策”。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晋书》和《三国志》中记载的内容大体类似,但是司马懿却能够预料到诸葛亮进兵五丈原,北渡渭水,甚至他还能够通过天象中的长星坠落,料到诸葛亮必败。
不过到了宋元时期,司马懿就开始展现负面形象了。比如司马懿远征辽东,攻下襄平以后,进行了血腥的屠城,并且还筑为了京观。所谓京观便是古代将领为了炫耀武功,将敌人的尸体堆积形成的高冢,而司马懿所杀之人却是他进入襄平以后城中公卿及民兵。
北宋时期,帝魏寇蜀,魏国和晋国是正统,不过到了南宋以后,以蜀汉为尊成为主流。特别是当时南宋上层和民间,都希望朝廷能够像蜀汉王朝一样,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的对抗北方的强敌。比如说陆游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风云助开泰,河渭荡腥臊。日避挥戈勇,山齐积甲高。煌煌祖宗业,只在驭群豪。
所以明朝《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便是一个多疑狡诈之人,而诸葛亮则被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