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6年春,身处洛邑的周天子突然接到了下属的禀报:在都城南面,出现了一支极其庞大的军队,这支部队一路北上,毫不顾忌天子威仪,直至走到了洛水旁才算停下。
得知这一消息,周天子大惊失色,四下打听以后,他才知道,这支部队是楚庄王所率领的楚军。
眼下楚军大军压境,想要召集诸侯抵抗,是根本来不及的。无奈之下,周天子只得派出大夫王孙满,前往楚军营地,对楚庄王进行犒劳。
在楚军大营里,王孙满颤颤巍巍,坐立不安,直到得到楚庄王此行是为了攻打陆浑之戎(散居黄河南岸的一支部落)以此“勤王”的答复以后,他才舒了一口气。
然而,令王孙满意想不到的是,随后楚庄王问了一个更令他感觉毛骨悚然的问题:“我听说天子拥有九鼎,那么问题来了,这九鼎究竟多重呢?”
九鼎是天子权力的象征,西周立国五百年来,楚庄王还是第一个前来“问鼎”的人,所谓的成语“问鼎中原”,也是由此而来。
楚庄王的这个问题,明面上是对周天子的挑衅,但其背后却是有着极高的政治意义的,从楚庄王问鼎开始,楚国俨然拉开了称霸的帷幕。
以此为界限,这个昔日被封在边疆的南方小国,正式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此时的楚庄王大概想象不到,这场问鼎中原成为了楚国军队最大的亮眼点,在随后三百年的时间里,楚国虽然仍旧处于“五霸”、“七雄”之列,但是,在军事上的建树却寥寥无几。
直至公元前223年被秦国吞并,居然没有出过一位堪称顶级的名将。
在战国七雄当中,楚国无疑是面积最大,领土最为广泛的一个。
但是,这个位居南方的大国,却也是战国七雄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出过名将的国家。在其他六国中,秦国有白起、王翦,齐国有田忌、孙膑,燕国有乐毅,赵国有廉颇、李牧,至于魏国的吴起和庞涓更不必说,就连国土面积最小,实力最弱的韩国,也能走出暴鸢这般名将。
相比之下,楚国能够交出名字的将领,寥寥无几。
在楚国诸多将领当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项燕了,但之所以如此,老实讲,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项燕本人的军功,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孙子名叫项羽。
项燕本人是拥有一定军事才能的,公元前225年,他击败秦将李信,为楚国赢取了两年的和平时间,然而,到了公元前223年,当项燕撞上真正的名将王翦,统领全国军队的他,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抵抗,就一路败退直至亡国,只在史书上留下了一句简要总结评语:
“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为何楚国军队会从一支虎狼之师落魄到如此境遇呢?事实上,这并不一场意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而是历史的必然性。
楚国的国力并不算差,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楚国大概是最为好战的国家,楚国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根据统计被楚国所吞并的小国,其数量不加50个。
然而这样一个坐在战车上的国家,其军事制度却极其落伍。
熟读楚国历史,不难发现,楚国每次对外作战,鲜少会提及将领的名字,更多的是国君的名字。
这源自于楚国一个悠久的行为方式:那便是国君亲征。
楚国是战国七雄当中,唯一一位立国不是通过周天子册封的,其前身只是一个边缘地区的小部落,直到后来逐渐强大,才得到诸国承认。
其他的六国绝大多数都是“专人专事”:国君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吃喝玩乐,军事方面直接指派一位将军负责代劳。
而早期的楚国每次打仗,基本上都是部落族长带头冲锋,这一习惯也刻进了楚国的文化基因里,延续多年。
虽然后来楚国仿照中原国家另设了“莫敖”、“司马”负责全权管理军队,但军事主官只是在战时任命,楚王仍旧是楚军名义上的最高领导。
楚武王继位后期,还在军事主管的头上,塞了一个“令尹”,相当于丞相,处处充满提防的意味。
这就使得楚国的将领在与其他六国相比,带有着天然的劣势。
每当遇到紧急情况,其他六国主将或许一声令下,便能够调集大量资源,投入前线,而楚国主将,则必须层层汇报、商量、折中……
正因如此,楚国将领在战场上展现自身谋略的机会就大大减少,更难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名将。
楚国军事的另外一个症结便是贵族集团的内耗。
楚国崛起于春秋时代,在这一时期,其国土面积翻了数十倍,最终成长为一个巨无霸,事实上,与楚国有着同样发展轨迹的还包括当时的晋国,两者一南一北,四处兼并,开启了一场关于国土的竞争。
整个春秋中后期的历史,几乎就是围绕着晋楚争霸来进行的。两个国家实力最为强劲之时,就连秦国齐国这样老牌强国,也都必须避其锋芒。
如此这般疯狂的扩张,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当时的楚国和晋国的国君为了能够在这场较量之中不落下风,疯狂的向国内的世家大族支付土地和权力,以此来获取对方的支持。
这就导致到了春秋后期,楚国和晋国的国内都形成了极其庞大的贵族集团,这些贵族集团虽然表面上依附于国君,但是其触手早已伸到国家系统的每个角落,其中也包括军队。
当时的楚国国内,属于楚王的军队已经是极少的了,绝大多数都是的屈、景、昭三大家族的私军。
没有这三大家族的支持,楚王连一场小规模战斗都无法打响,而晋国则更惨,后来直接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军队不是自己的,这就使得楚国国君很难放心的让臣子全权掌兵,与他国交战。
就这样,国君与将领,国君与贵族之间,各自有这一条十分敏感的神经,所有人都在谨言慎行,以避免打破这脆弱的平衡。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军中士卒军官在行事之前,总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该听谁的?
这个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如果听国君的命令,那么世家大族就不会给自己发粮饷,如果听了世家大族的命令,则是要担心国君降罪。
这样做的影响就是,楚军中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困局之中,士兵们士气底下,军官没有积极性,任何将领只要稍有战功,便会遭到三大家族的联手排挤,使其寸步难行。
即便是此时真的给了楚国一位军事奇才,他也很难有所作为。
楚灵王继位以后,曾经几度大规模地对吴国用兵,当时的楚国国力是吴国的数倍,原本这场仗是根本毫无悬念的。
然而楚国几十万大军来来回回征战数年,最终还是没有丝毫进展,楚灵王意识到世家大族对自己权力的掣肘,在国内大搞集权。
结果又激起了贵族集团的反叛,幸运的是,此时的楚国贵族没有取而代之的打算,只是扶持了楚平王即位。
楚平王对这个烂摊子是完全不想接手的,一上任便宣布“休养生息”:士兵全都撤回来,百姓全都种地去,贵族该发财发财,而自己就一头扎进了后宫,整日沉迷女色,开始彻底躺平。
楚平王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他的运气是不错的,这一时期的楚国有着一大批忠臣良将:伍奢、伍尚、伍子胥等。
但遗憾的是,或许是笃定了自己怎么做都会徒劳无功,楚平王对于这些人才没有进行任何任用,任由楚国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公元前519年,吴国与楚国再次爆发战争,这一战楚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最后一直打进了楚国的都城郢,好在越国、秦国及时出手,才算避免了楚国亡国。
从昔日的“问鼎中原”混到这步田地,楚军出不了名将,也并不足为奇。
楚国有机会改变这一切吗?答案是有的。战国初期,吴起投靠了楚国,并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
楚悼王先是任命他为宛城守,后来又升为令尹,掌管国家大权。吴起上任以后,立马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枪口直指那些贵族。
吴起先是砍除了贵族的枝叶,宣布三代以后的贵族子弟取消所有爵禄,所有的旁系贵族均成为庶民,随后,吴起又以开发土地的名义封了大量贵族到边远地区,明升暗贬。
寻常臣子敢这样做,绝对会被楚国贵族群起而攻之,然而,吴起毕竟是一代名臣,政治手腕极强,他的一番操作下来,楚国贵族只能暗暗吃苦,找不到任何反击的由头。
吴起的改革在楚国卓有成效没用几年,楚国变为国富兵强,接连几次对外作战,都取得了大胜。
可眼看楚国就要踏入新的纪元之际,一场意外突然来袭,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在朝中最大的支柱就此倒塌。
这些年来吴起的所作所为,极大的激怒了楚国贵族,在老国君尸体还未下葬之际,贵族集团就带领着刀兵杀了过来。
吴起自知难逃一死,便紧紧的抱住了老国君的尸体前,喊道:“群臣作乱,谋害我王。”意思是如果你们要杀我,那就是要谋害大王。
然而此时的贵族早已经被吴起逼红了眼,最终乱剑齐射,把吴起连同老国君一起射成了刺猬……
吴起被杀以后,新即位的楚肃王以侮辱国君尸体为由,一口气杀了七十多家贵族,楚国贵族再次遭遇巨大打击。
可以说,吴起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为楚国扫出了一条改革之路,只要即位的楚肃王能够加把劲,楚国的改革便彻底成功。
然而对于吴起的一切努力,楚肃王却再次葬送了机遇,楚肃王资质平庸,在为先王报完仇以后,一切就像没发生一样。
吴起变法虽然取得了成果,但那也是在吴起本人和楚悼王的强力推进下才成功的,现如今两人已死,偌大的楚国再未有任何人为改革保驾护航,没过多少年,吴起改革成果便烟消云散,楚国再一次恢复到了从前的状态。
吴起的出现犹如一道黎明的曙光,但是,尽管这道曙光如此耀眼,也仅仅是在楚国的历史上翻起一朵浪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楚国的命运从这时就已然决定。
或许有人会疑问,难道楚国的贵族集团当中就出不来一位有识之士吗?
答案是有的,楚国向来不缺乏人才,在吴起去世以后的几十年,屈原再度重提变法之事。
从屈原的姓氏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出身是当时楚国三大贵族之一的屈氏。
然而,即便顶着这个姓氏,屈原也未能取得族人的支持,吴起的变法已经在楚国贵族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使其变得愈发保守。
连家人都不愿意支持,可想而知此时的屈原要顶住多大的压力。
当时的屈原只是一位小小的左徒,没有支持者,他便独自展开了与旧贵族的斗争。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小人谗言遭遇罢免。但由于此时楚国的朝廷已经无人可用,屈原没过几年便再度遭遇弃用。
楚怀王对于屈原的态度始终是怀有一种警惕的,需要之时,便会千金求回;无用之际,就会丢在一旁。
可怜屈原一身傲骨,就这样在极度苦闷、绝望的处境下,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水自尽,就此,楚国也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位想要变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