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唐高宗时期宰相,深得高宗信任。为人耿直,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极度看不惯武则天牝鸡司晨的做派。有一次,上官仪和高宗密谋,欲废掉武则天,但消息泄露。后来武则天和许敬宗一起,捏造上官仪和废太子李忠图谋反叛的罪名,处死上官仪全家。其孙女上官婉儿幸免于难,被罚入内宫为婢。
(上官婉儿)
既然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有灭族之仇,那么,武则天为何还要重用上官婉儿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其一,上官婉儿确实有才华。
上官婉儿门第高贵,自小聪慧灵动,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其祖父外,其父亲上官庭芝,也是曾官拜一品,在文学上颇具造诣。
上官婉儿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官宦世家里,耳濡目染,加上其母的严格教育,自然具备相当的政治才干和文学修养。
上官婉儿的诗歌成就很高,她继承和发扬了其祖父上官仪的“上官体”文风。其“绮错婉媚”的诗风,也引领了当时的诗坛,将唐诗推向了鼎盛。王梦欧的《初唐诗学著述考》这样描述:“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其诗被《全唐诗》收录32首。
诗歌在唐朝是第一才能,上官婉儿的其它才能,也是很显著的。
(武则天)
其二,上官婉儿和武则天志趣相投,互相欣赏。
她们有很多相同的经历。武则天14岁(贞观十一年)入宫,因其美艳和多才多艺,被唐太宗立为才人。才人不仅仅是皇帝的嫔妃,还要帮助皇帝整理一些奏折等事务。偶尔,在太宗皇帝十分疲倦时,还会帮助其处理简单的政务,也算是太宗的半个秘书。
上官婉儿同样在14岁(仪凤二年)受武则天赏识,成为武则天的全职秘书。除了掌管宫中制诰外,还兼职武则天的智囊和参谋。经常帮助武则天在政治斗争中出谋划策。甚至在武则天掌权时,直接参与决策朝廷的军政大事。
两人都极度贪念权力,享受高高在上,受人推崇的感觉。武则天自不必多说,为了篡夺李唐天下,早期垂帘听政,后几度废太子,甚至残忍地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直至最后自封为帝。
上官婉儿也喜好政治,她不甘一辈子背负罪臣名分,也想功成名就,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她对武则天曲意奉承,投其所好来换取至高无上的权利和享用不尽的荣华,终于成为武则天的“内廷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甚至,她们都欣赏同一个男宠张昌宗。有野史记载,上官婉儿曾和张昌宗偷情,不巧被武则天撞个正着,经张忠昌苦苦哀求,最终武则天还是放过了他们,只对上官婉儿施以小惩。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经此事后,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反而更加信任,毫无嫌隙。
虽说是野史,志趣相投也可见一斑。
(李隆基)
其三,上官婉儿为了报答武则天的知遇之恩和提携之情,对武则天很忠心。
上官婉儿在14岁被武则天去除叛臣之后的罪名,委以重任。一方面可能是武则天或多或少有施恩心理,另一方面她确实也是上官婉儿的伯乐。没有武则天的提携与栽培,上官婉儿甚至连活命都难,何谈功名富贵,更不可能有一生的无限风光。
武则天杀上官婉儿全家时,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之中。虽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她并未亲历那场杀戮。且实际上,想废武则天的是唐高宗,上官仪只是在为高宗背锅,成了唐高宗的替罪羊。所以,从上官婉儿的角度看,她和武则天并非仇深似海,非要拼个你死我活。而且,上官婉儿非常珍惜眼前的地位和功名,也慑于武则天的威名和手段,不如安于现状,享受眼前。
不过,上官婉儿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因深陷权力争斗之中,于景龙四年被李隆基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