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 我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据说是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来。水庸指护城的沟渠。庸即城 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 因此,水庸也可称为城隍。
目前见于最早的是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所建的芜湖城隍。开始信奉者尚不多,城隍立庙也仅限于个别地区。后在南朝萧梁与北齐的一次作战中,据说镇守郢城(今河南信阳市南)的北齐军队因城隍的佑护,战胜了占据优势的攻城敌军,从此“城隍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就提高了,城隍庙的修建也逐步扩展到了全国,其性质也从单纯的自然神变成了“社会职能”广泛的神祗。他除了守护城池外,还掌握当地的水旱吉凶,甚至士人的科名挂籍,这样他实际上成了直接对上帝负责的地方最高神了。
延及宋代,几乎天下府州县城皆立庙奉祀城隍,并成为国家祀典,元代甚至特称首都的城隍为“都城隍”,以其为国家的守护大神。随着城隍地位的提高,人们往往把历史上一些民族英雄和刚直不阿的名臣立为本地的城隍神,希望他们像生前一样保护当地的民众,打击邪恶势力。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绍兴城隍庞王,北京城隍杨椒山,上海奉祀秦裕伯,镇江曾以汉朝大将纪信为城隍等。
明朝是城隍神崇祀最盛行的时代,当时规定,天下所有府、州、县都要造城隍庙,规格和本地的官府一样,地方官赴任,必须先拜谒城隍。这样,几乎把人间社会的封建官僚机构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神界,企图借助于民间信仰来达到对人民的全面统治的目的。旧时城隍庙中一般有两座城隍像,一座是泥塑的,一座是木雕的,后者可以抬着出巡。一些地方每年春、秋、冬各进行一次“城隍出巡”活动,俨然如同地方官出巡一样,届时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春天的出巡于清明节举行,名为“收鬼”,以免鬼魅危害百姓;秋天于七月十五出巡,称为“访鬼”,专查屈死鬼魂;冬季于十月初一出巡,称作“放鬼”,农事已毕,放鬼出城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