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中国古代所谓的“二世祖”是如何成功的


一要能力、二要钱、三要关系、是要炒,一个不能少!

王公子最近被限高,“国民老公”转而成了“国民老攻”,有点墙倒众人推的意思,就连一向持重的爬山大叔老王都说了“二世祖”两句风凉话,老实讲商界若按论辈分老王大叔是和小王他爸爸是一辈的,长辈批评后辈两句,也是理之当然,就是自己女儿可以不参加补习班通过爬山上名校的事情,还在让普通百姓瞠目结舌呢,就批评王公子,不知道王公子他爸爸是否舒服,俗话说得好:媳妇是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至于王公子是否坑爹,现在结论为时过早,郭麒麟说过:“爸爸的快乐你是想象不到的”。

吃瓜群众眼睛虽然雪亮,可是你的世界我不懂,有钱人的世界永远是隔着屏幕,看似近在咫尺,实际是远在天边。历史上“二世祖”坑爹的不少,成功的不多。三国时的曹操就是典型的成功“二世祖”,世人多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对曹操了解一二的。

据传毛主席打仗靠《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毛主席只承认《三国演义》看的多,《孙子兵法》没读过。清朝初期的满人更是有夸张,竟然认为《三国演义》是兵书战策,学以致用,以区区七八万的八旗兵拿下了有二百多万常备军的大明江山。当下,传统回归,《三国演义》貌似也成为小学生的必读之物了。可是有多少认真的读过呢?

历史好像无限再循环。


就如同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个“二代”,是好人?坏人?英雄?奸人?的评价循环了有几百年了。由晋而始曹操在大众中就逐渐模式化成为白脸奸佞的形象。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在老百姓心中就基本定案。

到近代民国又开始为曹操翻案,时至今日,主流的年轻人不看老版的《三国演义》、听袁阔成的评书了,对曹操也没什么根深蒂固的印象,大概就是最近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之中的于和伟扮演的曹操,表演的确好威风霸气。

好人、坏人又无法不清楚了,曹操挺冤的!但作为“二世祖”曹操是功成名就的。《百家讲坛》中的易教授为曹操翻案,也成就了易教授的大名。

“但无意义的事实,知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处呢?尤其是观点错误的,知道了,记得了,不徒有益,而又有害”。——吕思勉老先生

先说说这曹操的出身吧,人若想成大事,一命二运三风水,这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是你的命。曹操就是生在官宦之家,他爷爷曹腾,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大长秋是宦官中最大的官了,俗称的大内总管,执掌奉宣中书令,收入二千石。

曹操他爹是曹腾的养子,曾官拜司隶校尉(中央军区卫戍司令),后升为大司农、大鸿胪、太尉。这出身,既有一定的权势,也很富有,所以,曹阿哥从小就养了放诞不羁的性格。史称:“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知行业,故世人为之奇也”(《三国志》武帝纪)。换句话说这哥们整个一个纨绔子弟,惹是生非,没什么真能耐,多数人没有能看出来曹操将来能成就什么大事业,好多人对他还有些鄙视。如同现代很多普通人瞧不起富二代和官二代一样,瞧不起归瞧不起,普通人出身上就已经输的一塌糊涂,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不过,也有些高人慧眼识珠察觉到了曹操的扶危匡世能力,预感曹操必成大器,其中最出名的有两位:桥玄和和何颙。桥玄说:“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曹操终生视桥玄为知己。何颙见到少年曹操更是感叹:“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有了好出身,还要有名气,出名要趁早!所以,桥玄对少年曹操说:你现在还没什么名气,要想出名,赶快去结交许劭。曹操采取“听人劝吃饱饭”的原则,常常“卑辞厚礼”去拜见许劭。

能低头弯腰、有社会关系还要有资本,腰包鼓鼓才敢投资,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就如同王家大公子王思聪,就差在“低头弯腰”上了。

许劭是何许人也?就是后汉时期的著名时事评论员,以看人看得准著称于世。他每月初一,与当时一些名人共同“核论乡党人物”,称之为“月旦评”,相当于中央级媒体的人物评论。

曹操问许劭,我这个人怎么样?据说许劭虽然收了曹操的礼物,可是心理上还是瞧不起这位公子哥。偏偏曹操很执着,许少没办法拿人家的手短,只好给个“赞”吧,劭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估计许劭被曹操追问的无可奈何了,说了这么两句话,曹操听后“大悦而去”。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个是原话,此话在《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异同杂语》中被倒置了一下,这就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完全成了另个意思的评语,家喻户晓流传至今。事实上综观曹操一生,乱世之英雄更为贴切妥当。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你说曹操冤不冤!

不过对于曹操所处的年代而言,清平治世早不存在,天下将大乱,忠奸之辩不过是口风牙屑都无所谓了,做乱世之英雄,正是有志于天下的英雄豪杰之流的心愿。曹操因为许劭的一句话而名闻当世,许劭也因为评论曹操而名留千古。

人生总是莫名其妙,变换莫测,偶然必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二代”若想成功一要能力、二要钱、三要关系、是要炒!

总而言之 “投胎是学问 、出身很重”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