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本月23日,秋分至。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这“秋分”的意思有两个:
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一、秋分节气简介
秋分(autumnal equinox)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二、秋分气候特点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C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 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 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词语,都是对此时景象的描述。
秋分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三、秋分习俗
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个美好的节气,天气微凉舒适,宜活动,民间自然就多了许多秋分习俗。
丨祭月节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即指夜晚祭祀月亮。
丨立鸡蛋
在秋分,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小心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逐渐,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丨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丨祭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州有功,死后成为漳州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都为守护神。
丨粘雀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10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来破坏庄稼。
丨送牛图
所谓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四、秋分养生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
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秋燥温与凉的变化,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和顺应节气的变化,在生活、行事当中遵循规则而来,不骄不躁,收敛神气,心情处于安定平静之中,以缓深秋肃杀之气
1.多吃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多喝水,多吃“辛酸”果蔬和白色食物。
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核桃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还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2.情绪稳定·收敛元气
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3.多运动
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
尤其多做伸展动作,可帮助拉身,维持身体灵活度,滋脾补筋,强化循环。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运指呼吸,“运之始畅”,意思是呼吸一旦舒畅开来,“化之始通”,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4.心绪开朗莫“悲秋”
秋分时节,气候渐转干燥,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情绪易低落。
这时候我们要培养乐观心态,多想开心的事。更要学会外放,把情绪放出去,去赏红,赏桂,看秋波,踏秋山,把所思所虑,寄出去,心里空空,身体才会轻松。也可适当减少说话,让自己的心更加宁静和谐。
秋季养生17法
秋季人体容易感受燥邪而发病 给大家附上供参考:
日常生活中的秋季养生17法
1 | 节食欲 | 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
2 | 忌悲伤 | 放松心情,不要悲伤,这样可以养肺气护津液。 |
3 | 常梳发 | 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消除疲劳。 |
4 | 面多擦 | 用双手揉搓面部,可使面部红润。 |
5 | 舌舔腭 | 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
6 | 齿数嗑 | 牙齿多活动,相互磕一磕,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
7 | 吐浊气 | 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
8 | 咽唾液 | 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和气管功能,延年益寿。 |
9 | 目运转 | 经常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 |
10 | 耳常弹 | 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 |
11 | 脊背暖 |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 |
12 | 胸宜护 | 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 |
13 | 腹自揉 | 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
14 | 谷道提 | 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 |
15 | 肢节摇 | 甩甩手,踢踢腿,可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
16 | 足心搓 | 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
17 | 净体肤 | 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解除疲劳,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 |
五、古诗词中的秋分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 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送僧归金山寺》
唐 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怀潘鄮屋》
宋 陈允平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 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秋分日同友人山行》
明 钱月龄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
溪影照人风已息,稻香沾袖雨初晴。
古今在眼青山色,岁序惊心白雁声。
更喜同游俱物表,搴芝坐石看云生。
《金风玉露相逢曲》
清 顾太清
丙寅中秋,是日秋分
天光如水,月光如镜,一片清辉皎洁。
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芭蕉叶老,梧桐叶落,老健春寒秋热。
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 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
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秋分》
宋 杨公远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