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开关(漏电保护器)跳闸的原理基于对电路中剩余电流的监测,其核心是检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流是否平衡。以下是详细的跳闸原理:
工作原理
1. 正常工作状态:
• 在正常情况下,电路中的火线电流与零线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流矢量和为零。
• 零序互感器(检测互感器)中的电流通过铁芯时,磁场相互抵消,铁芯中没有磁通,二次绕组无输出。
2. 漏电或触电情况:
• 当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部分电流会通过其他路径(如接地线或人体)流回大地,导致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再相等。
• 此时,零序互感器铁芯中会产生剩余磁通,二次绕组感应出电压。
• 感应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触发漏电脱扣器动作,推动自动开关跳闸,切断电源。
跳闸条件
• 漏电保护器通常设定一个额定动作电流(如30mA或300mA),当检测到的剩余电流超过这个设定值时,就会触发跳闸。
其他因素
• 积分电容的作用:漏电保护器中的积分电容会积累漏电电流,当电压升高到设定值时,触发跳闸。积分电容的大小决定了漏保的灵敏度。
• 短路与过载保护:除了漏电保护,漏电开关还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其原理与空气开关类似。
漏电开关通过上述原理,能够在检测到漏电或触电情况时迅速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