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发黄、舌苔厚重,是什么原因?在中医看来,舌有黄苔,根据其颜色和程度,分为三种情况。
黄苔是舌面出现的黄色苔垢物。中医认为,黄为脾土之色,热邪在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引起浊气停留、邪热蒸腾浊气上升,使苔色变黄。热邪越烈,苔色越黄。
黄苔有淡黄、深黄与焦黄之分。淡黄苔又称微黄苔,深黄苔又称正黄苔,苔色黄且略深厚;焦黄苔又称老黄苔,是正黄苔色夹有灰褐色苔。
黄苔表病邪深入,邪气已化热,多见于脏腑内热,温病有热,因热邪较重,舌质多已红绛。苔色由淡黄转为深黄,就是病邪由轻到重的转变过程。
“淡黄苔”常见于风热邪气
淡黄苔的出现,常见于外感风热邪气,合并舌质渐渐转红,在发热病的初起阶段,出现低热,有时出现高热,有怕风、怕冷、鼻塞、鼻涕黏稠、出汗口干、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等等,如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
风热感冒,出现微黄苔,可用辛凉解表的药物发散风热,如银翘散、桑菊饮等。但除了风热表症之外,有些内里的疾病,也会有微黄苔,如胆囊炎、胰腺炎、盲肠炎等。
“深黄苔”与“焦黄苔”为热盛伤津
若黄苔干涩,颗粒粗且疏松,表示里热已亢盛。一种是瘟疫疾病,热邪入里,舌苔变化由白到黄,由润到燥,直到全舌舌苔厚黄且干,是脏腑大热之象。清代医家梁玉瑜写的《舌鉴辨正》中指出:“黄干舌,全舌干黄,脏腑均大热,有病皆属里症,不论伤寒杂病,见此舌即为实热。”因邪热炽盛,津液被耗,出现厚黄苔实热之象,治疗要以清热生津、苦寒攻下为主。
热邪在里,舌质红绛,舌苔深黄,干燥少津,一方面要泻下热结,一方面口干唇燥,要滋阴增液。因此用生地、麦冬、玄参滋阴增液,用大黄、芒硝泻下热结,就是临床上常用的〈增液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