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特意邀请问药师团队中来自武汉儿童医院的临床药师刘茂昌为大家解答有关酮替芬的问题。
抗过敏药主要分为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其中,抗组胺药常用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扑尔敏等;白三烯受体拮抗药的代表品种是孟鲁司特钠。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酮替芬则属于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过敏反应是怎样引发的。当一个过敏体质的孩子首次接触某种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某些食物等)时,他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产生一种叫做IgE的抗体,然后这种抗体就会去找一个靠山粘着——这个靠山就是肥大细胞,这种细胞主要分布在皮肤、气道粘膜、胃和小肠粘膜上,参与人体免疫调节。
抗体来投靠,肥大细胞就欣然把它留下来做警卫。等孩子下一次再接触到这种过敏原时,就会被当警卫的抗体认出来,并报告给肥大细胞,肥大细胞一听有外人入侵,就立刻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进行反击,这就引起了人体相应部位的过敏症状(比如皮肤的荨麻疹、气道的哮喘、过敏性鼻炎,胃肠黏膜的腹泻等)。
图片来源:网络
酮替芬有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的作用,使得肥大细胞不至于太敏感,从而减少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释放,起到抗过敏作用。
另外,酮替芬也有抗组胺作用,它可以把组胺的搭档“组胺H1受体”抢过来,使得组胺无法产生炎症反应。
酮替芬有口服片剂/胶囊剂、滴眼液、滴鼻剂/鼻喷雾剂等不同的剂型。其中,滴眼液可作为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一线药物选择。
但是,它的口服剂型和鼻用剂型在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治疗中均不是首选,临床使用价值有限。
虽然国内药品说明书中写着它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但可以用≠推荐用。使用之前我们还要权衡药物治疗疾病的获益和它的用药风险。
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均未将酮替芬列为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的一线主流治疗药物,主要是疗效不及其他药物。
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中,酮替芬的疗效比不上鼻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及口服二代抗组胺药。
另外,该药临床显效缓慢,不能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而且对于哮喘的长期控制,更是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孟鲁司特钠等,以至于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19年发布的《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中,并没有提到它。
最低适用年龄:6月龄以上幼儿。其中,滴眼液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
用法用量:口服剂每次0.5-1mg,一日2次;滴眼液每次1滴(患侧眼睛),一日2次;滴鼻剂每侧鼻孔每次1-2滴,一日1-3次。以上仅为儿童常规剂量的推荐范围,建议结合医生对孩子具体病情评估后,再遵医嘱使用。
使用疗程:酮替芬口服剂型起效缓慢,至少需要使用4-8周才可确定效果,需要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和用药控制情况来个体化评估随访。
酮替芬滴眼液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治疗时,一般疗程2周左右,如果使用2周后症状仍不能缓解,需要再次就医评估;如果是用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可以在花粉季节开始前2周提前用上。
前面提到酮替芬兼具抗组胺作用,因此,它对大脑中组胺受体的影响(中枢抑制作用)接近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所以常见的副作用也是嗜睡、困倦。此外还可能引起头晕、头痛、口干、体重增加、皮疹等不良反应。
尽管整体而言,该药不良反应大多比较轻微,停药之后通常可以恢复,但单看其抗组胺作用的“收益风险比”,它不及第二代抗组胺药。
酮替芬滴眼液常见副作用包括滴药时刺痛和烧灼感,如果出现以上不适感,可将眼药水冷藏后再使用,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以及眼干加重。
前面已经说过,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将酮替芬列为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的一线治疗药物。
所以针对儿童以上疾病长期治疗时,应该首选一线药物(如针对过敏性鼻炎的鼻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等;针对哮喘长期控制的是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孟鲁司特钠等)。
换句话说,只在没有其他疗效安全性更好的替代药物时,才会考虑给儿童长期服用酮替芬。
那长期使用它的安全性如何呢?因为在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并未批准酮替芬口服剂型上市使用,导致临床使用的相关研究不多。而且,这些研究多数又发表在1990年之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研究就更加少了。
1985年国外一项研究[1]纳入374名年龄在12岁以上的慢性特应性哮喘患者,经过酮替芬口服用药一年(每次1mg,一天2次)的观察,发现它最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并且用药1个月后有逐渐改善的趋势。
2004年国外学者Schwarzer等[2]将酮替芬相关的26项儿童研究(其中一项研究酮替芬疗程最长达32周)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共包含1826名年龄4个月-18岁哮喘或喘息儿童,结果显示该药主要不良反应也还是镇静和体重增加。
总的来说,从现有的研究证据来看,酮替芬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整体是可以接受的。但因其起效慢,疗效不及其他药物,因此常规不推荐作为一线抗过敏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