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首页 > 实用查询 > 成语大全 >

始作俑者

  • 成语:始作俑者
  • 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 基本释义:

    俑:古时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人偶。最早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劣风气或行径的人。

  • 详细释义: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胜道哉! ◎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 成语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例句:
  • 反义词:
  • 近义词:罪魁祸首
  • 成语典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 相关谜语:
  • 结构形式:偏正式成语
  • 组成汉字:始,作,俑,者
  • 成语用法:作宾语;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 读音正音:
  • 成语易错:
  • 成语辨析: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英语翻译:lit. the first person to bury funerary dolls (idiom); fig. the originator of an evil practice
  • 成语造句: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 张潮《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
  • 成语繁体:
  • 第一个字是的始成语:始料不及,始作俑者,始乱终弃,始终不渝,始料未及,始末根由,始终如一,始末缘由,始终一贯,始愿不及此,始如处女,后如脱兔,始末原由,始终不懈,始终不易,始终若一,始料所及
  • 第二个字是的作成语:自作自受,著作等身,始作俑者,故作高深,天作之合,胡作非为,自作主张,所作所为,自作多情,故作镇静,故作矜持,神作祸作,出作入息,强作解人,故作姿态,别作一眼,敢作敢为,妄作胡为,东作西成,作作生芒
  • 第三个字是的俑成语:始作俑者
  • 第四个字是的者成语:始作俑者,氤氲使者,忠厚长者,九天使者,痒磨树者,鼓刀屠者,寒附火者,绿衣使者,朱衣使者,蔼然仁者,虎而冠者,圣之时者,识时务者为俊杰,行百里者半九十,适百里者宿舂粮,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卓荦大者,荦荦大者,观于海者难为水,如饮水者,冷热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