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鼎足之势
- 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 基本释义: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具。比喻三方面分立相互抗衡的局势。
- 详细释义: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四川建基业,以成~,然后可图中原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例句:
- 反义词:
- 近义词:三分鼎足,鼎足而立,三足鼎立
- 成语典故:
- 相关谜语:
- 结构形式:偏正式成语
- 组成汉字:鼎,足,之,势
-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三方面相持
- 读音正音:
- 成语易错:
- 成语辨析: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 英语翻译: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 成语造句: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 成语繁体:鼎足之勢
- 第一个字是的鼎成语:鼎铛玉石,鼎力相助,鼎铛有耳,鼎玉龟符,鼎足而立,鼎镬如饴,鼎足之势,鼎鱼幕燕,鼎成龙升,鼎新革故,鼎折餗覆,鼎食钟鸣,鼎食鸣钟,鼎足三分,鼎镬刀锯,鼎成龙去,鼎鼎有名,鼎足而三,鼎鼎大名,鼎鼐调和
- 第二个字是的足成语:手足情深,捷足先登,不足为训,不足齿数,手足无措,削足适履,三足鼎立,不足为虑,足足有余,不足挂齿,举足轻重,企足而待,知足常乐,手足之情,不足为奇,知足知止,雁足留书,裹足不前,不足为据,失足落水
- 第三个字是的之成语:井底之蛙,无价之宝,燃眉之急,切肤之痛,不速之客,君子之交,用武之地,天府之国,普天之下,缓兵之计,神来之笔,莫逆之交,一技之长,惊弓之鸟,不解之缘,初生之犊,肺腑之言,顷刻之间,靡靡之音,掎角之势
- 第四个字是的势成语:装腔作势,掎角之势,虚张声势,审时度势,趋炎慕势,虎狼之势,抱法处势,破竹之势,风张风势,形制之势,连鸡之势,并威偶势,虚张形势,恢弘气势,揆情审势,挟贵倚势,摄威擅势,审时定势,风风势势,简贤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