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道德经感想感悟怎么写(《道德经》学习感悟)

《道德经》学习感悟

《道德经》一开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通过听一些老师的音频视频及文字讲解(特别是曾仕强老师的视频),才稍微明白一点,才略微领略老子的辩证的哲学思想。“道”似乎很难理解,也许我们经常用“道”,却不知其意。如果你问我什么是“道”,我可能会似是而非的讲出一大堆东西,你可能听得云里雾里,甚至连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似乎没有人能给“道”一个标准的解释。每个人对 《道德经》的感悟,一段时间过后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同盲人摸象。但是,如果在不断的学习、感悟之中,我们自己战胜了自己以往某些不好的观念与行事做法,这应该就算是有所进步吧。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版主删除。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自身的学识认知,远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可是学习它一定会让我们获益匪浅。

《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陋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聚成的,滴水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工作和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要有灵活变通的头脑,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更好的自己。

《道德经》第九章中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每个人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行事。人类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人生在世人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可以适当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不能肆意妄为。在这个物欲日益膨胀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守住自己的本心,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保有清净,留住内心原本的安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才会成为别人信服和倚重的人。但是,用语言证明自己的价值,不如付诸行动。一公斤事实胜于一顿自我表白,只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我们有无价值,价值有多大,别人一目了然,又何须说得太多?

有智慧的人,总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反省自己的不足,养成一种谦虚的心态。人们觉得自己了不起,是因为眼睛只放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别人的高明之处。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

即使真的比别人强,也不必时时显摆你的过人之处,气势太盛容易显得咄咄逼人,这样并不利于与他人和谐相处。锋芒毕露并不是坏事,但是与人交往的时候,懂得“含蓄”“藏拙”,多展露一点你和别人的相同之处,别人会从心底认同你、接纳你,从而更容易和别人融洽相处。在别人面前显示太多的不同,就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认为你跟他不是同一路人,并且疏远你,这对你的人际关系不利。

相反相成,物极必反也是老子学说的精髓。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看似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比如: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仅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一样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跟随而有了顺序等等。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

那些有大智慧的中国古代先贤,我一直非常敬佩和感恩,正是由于他们智慧的滋养,我们才会懂得是非对错知书明理,才会悬崖勒马弃恶扬善。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的时候会感觉身处现代科技都市的我们,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还远远不如生存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人。一个人只有内心充实安宁,精神才愉快,生活才和谐。追求太多或无欲无求,我觉得都不是好的状态。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大意就是说:太过于痴迷美丽或精美的风景、器具、服饰等外在物质,反而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或事物的本质,会让自己像瞎子一样。人沉迷于丝竹乐器的声音,却听不到自然界的天籁之音,靡靡之音指的即是如此。调和五味,自以为得到了味觉上的美感,实际上却掩盖了食材本身的天然味道。前三句讲了视觉、听觉、味觉,也一一对应了《心经》里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其实也和马斯洛的需求等级相匹配,就是说满足了基本的需求,继而会追求所谓的更高品质的需求。古代人驰骋畋猎,纵横狩猎场;现代人开着跑车 坐着飞机满世界寻求刺激,让人心智发狂。在追求刺激的道路上,是没有尽头的。“人往高处走”,人会随着温饱的满足,地位的上升,自动与之匹配与其自身相匹配的物件,这就是收藏。然后因为这些东西不方便携带,不容易流通,当积攒了很多的时候就有了保险柜、密码锁等,恨不得每天都去盯着唯恐被人盗走,这样,人怎么还会自在呢?

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这些都好比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这些诱惑勾起的是人的种种欲望,而欲望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其实需求往往是简单的,也能被满足,比如口渴了,想喝水,这是内在真正的需求;而我们一旦被玲琅满目的各式饮料吸引后,我们反而被勾起了欲望,无从选择,真正的需求反而无法被满足。人的欲望是天道,如果说满足欲望是顺应天道,但过分追求,就会“物极必反”,就是逆天而为。列宁曾说“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也是从实际应用角度解释了这一说法。

万事万物存在即是合理的,我们唯一能保持的就是提醒自己的心不要被外界纷纷扰扰所迷惑,要主动利用万事万物因势利导,而非被万事万物所奴役。不过黑格尔也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来没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分辨哪些是在为腹,哪些是在为目,也许是一生的功课。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讲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里说明做事情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无法取舍的时候,跳出所限困境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无关的事物从脑海中摒弃,让自己的内心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告诉自己“清心寡欲为天道,浊心多欲为人道”,告诉自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我们可能很难真正领悟或做到这些,但我相信哪怕每天有一点点自省和进步,都会让我们向更好的自己更近一些。

《道德经》第六十章第一句就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烹饪之道与治国之道相通。烹饪之道在于调和不同食材、不同调料,利用火候的掌握激发出各自的特色口味。而治国之道,就在于调和不同人群、不同资源,利用事物发展趋势的掌握激发出社会活力。让形色各异、利益诉求不同的各种人群、资源,能够在一起和谐共存,并且激发出各自的生活、生产热情,共同打造集体的繁荣和谐。这些智慧对于我们工作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助益,我觉得与处世之道、做企业之道也都是相通的。

第八十一章中讲: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

诚恳的实话或许不好听,但一定很受用。人人都听过“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真诚勇敢地指出错误缺点,必定对当事人有伤害,但其目的是为他人着想。忍辱不辩的人也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境界,善良的圣人,往往不急于争辩是非对错,因为他知道公道自在人心、修行重于辩论。

天道是秉持利他无为之心,利人利物;圣人处世之道也在于无为而为,为而不争。如果有争是因为有为,有为的背后就是私欲利己之心。相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与天道相应的,只是受世俗欲望熏染过多,迷失太多。相信道德经的学习,能让我们换个角度看待世间问题,获得一定的处世智慧!

学习《道德经》,开始只是带着一份完成功课的心来做的。其实积累下来,再回头看看,还是有很多体会的。现将一些肤浅的收获体会做个汇报:

首先,每每想到其中的经典智慧,都会让我浮躁的心安静片刻。提醒自己要不断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体会“道法自然”。

其次,对欲望贪念的克制要不断加强,终生修心慎行。

再次,希望自己越来越谦卑、善良,对不喜欢的人和事的态度越来越宽容。

第四,要提高自我的格局。《道德经》里的文字,不断提醒我,发心要“与天地同道”。

第五,更加懂得接受:发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六,学会做减法,少点执着;时而放空自己,保持空杯心态;多陪伴家人。

以上是我学习《道德经》的一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