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四年级作文胜似亲人(《胜似亲人》听后感)

近日,听了湖北省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徐浩然老师讲的一节习作课:四年级上册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现就个人感悟,简略汇报,以期抛砖引玉。

一、我的习作训练基本观

1.种好田。一节习作课要注重本次习作的年段要求、学期要求、学生学情,教师要种本节课的责任田——关于学年目标。

落实好本年段、本学期的习作要求,才是教师谋划一节习作课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有的学生在已经过去的年段里,有些习作知识、习作要求、习作方法等基本功没有落实,但在本节课的习作教学中是不能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同时,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尽量不要超出本年段、本学期的习作训练要求,种了别人的责任田。从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到小学六年级,乃至初中,包括大作家都有写人习作,都可能写到《我的爸爸》《我的家乡》等题材。难道这些习作题材的要求是一样的吗?侧重点都是一样的吗?朱自清的《背影》、郁达夫的《故都之秋》,仍然是写人、写景的习作,但作者的功力非凡,笔法老到,笔墨挥洒之间,成就美文名篇。

2.抛好秧。一节习作课只能解决关键的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教师要定准本节课的教学关键点——关于教学目标。

习作教学如同其他课程一样,一节课中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太多,不能面面俱到、无一遗漏。一节课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要定准、定牢、定好,要把你手头的秧抛准,不要偏离了方向。在这节课中,任教教师就要把这个问题讲透讲明白、学生学通学到手即可,其他的,不是本年段、本学期的内容,可以根据课堂实情,适当点一下,但不展开。

3.动起来。一节作文课要注重学生的动与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教师要让习作课堂动起来,要关注本班的全体学生——关于课堂呈现。

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展示课,一板一眼地走程序,一招一式地作演出。主流层面好像都是这么在讲课,自己也只好沿着主流去这么做。教师就被这些套路、这些规则束缚了。教师不敢放胆教学,学生不敢放胆作文,中规中矩地走程序,做演出。任何事物,都是在破中立,都是通过自我革新,形成一个崭新的自我。善破善立者,乃成大师也。如果没有善破善立,就没有管建刚的作文观,就没有小荷作文,就没有阳光喔作文……这些所谓大家的出现,所谓品牌的纷呈,无不是在破中立,在立中破,在否定与肯定之间不断推动事物前进。要想出彩,就得破;要想出名,就得破;要想出思想,更要破。只有了破,才能让习作教学不拘一格,师生全员参与,动起来。只作习作教学动起来了,习作才不会枯燥、干巴;只有习作训练动起来了,习作才会更空灵,更睿智。

二、如果我教《胜似亲人》

抓好“三个一”:观好一幅图、列好一条纲、写好一段话。

观好一幅图。把《胜似亲人》这幅图观察好:从图片的主体(小女孩与老奶奶)、图片的主旨(似亲人,胜亲人)、图片的衬托内容(场景中的棒槌、晒衣架等)。

列好一条纲。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罗列出三个范畴的词语:小姑娘范畴、老奶奶范畴、其他范畴。小姑娘范畴的词语有衣着、外貌、动作等方面,老奶奶范畴有衣着、外貌、动作等方面,其他范畴有棒槌、木桶、衣服等。在黑板上将此类词语进行列出,指导学生梳理,并假设出故事的脉络图,用线条标出故事发展线路图,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故事的流向,汇成一条故事前行的河流。这条河流就是一条布局谋篇的提纲。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故事假设,要进行恰当的评判并给予肯定或否定,教师不能不置可否。

写好一段话。根据脉络提纲,标注故事的详略点,其中,要重点写好图片中已经呈现出来的内容,如外貌、衣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分层次穿插在课堂中进行相关外貌、语言等语段练习,每个语段练习大约10-20字。最后把这些语段的练习串连在一起就是一块生动活泼、刻画精到的优美片段。学生当场练习,提高学生快速遣词造句的能力;教师现场点评,展现教师基本语文素养。通过学生的当场练习、教师现点评,充分调动课堂情绪,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种好田,就是要种好本节课的责任田;抛好秧,就是要定好本节课教学关键点,不要偏离了主题;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也傍桑阴学种瓜”,教师与学生都要忙起来。一节习作课,不管时间长短与否,都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笔,不能让教师满堂灌水、学生袖手旁观。

一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动静有序、读写结合、教学相长。

三、我对作文教师的建议

做好“三个bó”: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博大精深。

博采众长。作为习作教学的教师,要向书本、向大师、向生活学习。

厚积薄发。要勤于练笔,多写文章,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去感悟文字的美妙,感悟文字的温度;在文字中呈现色彩,在文字中畅想人生,在文字中升华生活。

博大精深。要不断积蓄自己的作文素养,向下生长,向上成长,让自己成长一棵有文学涵养的树。

只有做到了三个bó,你的作文课才能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