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品牌日。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项目”第七届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在G60长三角科创走廊召开。
论坛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第五次重磅发布“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今年还首次结合新的理论模型,研制了“中国品牌价值榜(TOP100)”;同时,联合上海工业经济联合会,首次发布“上海制造品牌价值榜(TOP50)”。
最新榜单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榜单解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蒋青云教授详细解读了今年的榜单,并表示期待更多的新型品牌在上海成长为中坚力量。跟随蒋青云教授一起来看今年榜单的“七大看点”:
■ 第一,企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成为品牌新创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受国际形势和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在报告期内普遍增加,尤其是电力、土木工程建筑、畜牧业和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增速都超过30%,所有企业的平均值为16%,这成为维持或推动品牌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
■ 第二,市场营销投入显著减少,可能造成品牌价值增长的潜力不足。由于疫情的影响,再叠加数字化转型等因素,报告期内整体市场需求不足,未来市场增长预期也乏力,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普遍下降,平均增长率为-1.69%,这对企业品牌增加值的潜力有着较大的伤害。
■ 第三,制造业品牌在“品牌创新价值榜”中的整体排名下降,振兴实体经济仍然需要良策。与整体相比,制造业在品牌创新价值榜中的位次普遍下降,相对研发能力较低、设计能力较弱的制造企业地位尤其不稳。相反是在智能制造等方面一直探索的企业,开始显示出增长潜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需要持续的行动。
■ 第四,房地产上榜企业数量增加,再次证明其在中国经济增长中重要作用。虽然处在疫情期间,但房地产企业由于营收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其品牌增加值维持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企业品牌价值的增长也得到了体现。
■ 第五,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如腾讯和阿里,继续保持其品牌价值增长领头羊的角色。平台不仅自身作为品牌体现出价值可持续增长的一面,而且成为许多品牌的载体,在它们自身品牌成长过程中,扮演播种机、孵化器、反应釜、发射塔和补给站等作用。未来这些优势平台企业,还将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市场,成为全平台、全业态和全渠道企业,从而驱动其品牌价值的新一轮增长。
■ 第六,传统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行业品牌风光不再。中国移动虽然仍是榜首企业,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排名显著下降,即使一些变革行动力不强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网易等品牌创新价值及其排名的下滑也十分明显。
■ 第七,上海企业尤其是上海制造企业品牌价值基础“坚硬深厚”,代表了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价值增长的主流力量。上海制造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汽车、钢铁、医药、IT,以及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是品牌最为集中的几大行业,纺织、轻工等行业占比较低,信息服务产业含量也极为不足。这样的结构虽然偏硬,但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是非常有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