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自王心凌掀起回忆杀狂潮后,芒果台把流量密码,玩得明明白白。
《浪姐3》刚落幕。
《披荆斩棘的哥哥2》马不停蹄开播。
一开播,又是满屏回忆杀。
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让人梦回《神雕侠侣》。
吴克群的《为你写诗》,道尽年少时,情心初萌的悸动。
潘玮柏的《反转地球》,燃爆全场。
信的《死了都要爱》,让人回忆起自己在KTV飙高音失败的社死瞬间。
还有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黄义达的《那女孩对我说》、杜德伟的《情人》……
每首金曲,都唤醒尘封的记忆,引发全场大合唱。
但要论怀旧潮之最,还得看苏有朋。
当天。
苏有朋带来了经典曲目《爱》和《红蜻蜓》。
前奏一响起,怀旧DNA就疯狂跳动。
更要命的是。
他一身白色西装,少年感天成。
仿佛深受时光偏爱。让人实在无法相信,这已是近50的人。
因此。
很多网友说,躲得过王心凌,但躲不过苏有朋。
“看到苏有朋后,突然就理解了当初在浪姐里看到王心凌的那些人的感受。”
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苏有朋没什么代表作品。
这句话的离谱程度,无异于——
“小众歌手孙燕姿”
“长相平平古天乐”
“冷门电影《无间道》”
翻开苏有朋的履历表,你会发现:
他是个100%多面手。
无论是在歌手、演员还是导演的赛道上,都没有能力短板。
如鱼得水,战功佼佼。
除此外,还是个大学霸。
放眼整个娱乐圈,你很难看到这样的全能型艺人。
02
上一次被苏有朋惊艳,还是在《创造营2019》。
出场首秀中,他用一曲改编版的《青苹果乐园》燃爆全场。
当时的他,46岁。
要型有型。
要实力有实力。
论舞蹈,论rap,都成功吊打一批小鲜肉。
从中年发福的“苏有月月”,到型男“苏有朋”。
他花了三个月。
期间,各种高强度训练齐上阵。
只为一个90秒的舞台呈现。
图片3
很多观众一致惊呼:
“他为什么总是能颠覆大众对他的印象!”
“总是”二字,用得实在灵性。
纵览苏有朋的演艺生涯,可以发现——
他的人生字典里,几乎没有“上限”这俩字。
只有自我突破与颠覆。
初次闯入大众视野时。
他是小虎队里的“乖乖虎”。
容颜俊秀。
青涩懵懂。
那时他15岁,刚结束中考。
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台湾省最好的高中。
独特的书卷气质和学霸气息,为他狂揽大批粉丝。
高中前两年,他的生活极其忙碌。
日夜辗转于课堂与演出现场。
一次。
苏有朋从公司排练完,准备打车回家。
途中,有人看到他。
“你不是乖乖虎吗?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路上?”。
很快,外界开始传出一些闲言碎语,说苏有朋“只会玩,不会念书”。
一片质疑声中,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唯有实绩,才能自我证明。
于是在高考那年,他推掉所有工作。
闭关学习,朝夕苦读。
压力当然有。
他曾在自传《我在建中的日子》中,写道:
要是我没有考好,在路上遇到一些带着小孩的妈妈们,一定都会指着我,然后跟他们的小孩说,“你看,那就是只会玩不会念书的乖乖虎”。
但,学霸就是学霸。
仅一年时间,他就跟上了全部进度。
高考那天。
台媒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扛着长枪短炮怼着他拍。
这并没有影响到他。
数个镜头的注视下,他提笔从容,下笔有神。
最终,以全省第五的成绩,考入台湾排名第一的台大。
傲人的成绩单,完成了一场有力的还击。
此后。
一些家长,开始鼓励自己的孩子追星。
可,进入大学后的苏有朋,心中时常有种巨大的亏空感。
他读的专业,是号称全省最难考的机械工程系。
当初之所以报考,不过是为了对外证明——
苏有朋不仅会玩,也会念书。
大三那年,这只“乖乖虎”开始叛逆。
在记者发布会上,宣布退学。
一夜之间,他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粉丝嘲笑他是“输又碰”。
报纸出半个版面去骂他。
那段时间,恰逢队员服兵役,小虎队无奈解散。
单飞的他,前路茫茫。
加之家中经济窘迫,债务连连。
重轭之下,他腹背受敌,几度崩溃。常把自己锁在屋里,自闭一整天。
消沉了一段时间后,他想通了。
“小虎队没法成为我一辈子的光环,我要成为一个全能的艺人。”
于是,他决定告别作为歌手的第一个十年。
一猛子扎进影视领域,从零开始。
03
但。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小虎队的光环消失后,苏有朋形同路人。
每次跑组面试,都惨遭“退货”。
因为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张大白纸。
声台形表,样样不通。
那段时间。
只要有一个角色找到他,他都很珍惜。
每次拍戏,都让助理记录下来。
收工后,别人撸烤串、喝啤酒。
而他,回家做笔记,自我检讨。
就这么一路稳扎稳打,他终于等来了《还珠格格》。
1998年。
《还珠格格》播出,红遍大江南北。
苏有朋一跃成为“当红炸子鸡”。
知名度登上一个台阶。
找上门的戏约,也日渐增多。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是他。
《情深深雨濛濛》里的杜飞是他。
《绝代双骄》里的花无缺是他。
《杨门虎将》里的杨四郎是他。
《刁蛮公主》里的皇上,还是他。
他出演的每个电视剧,收视率奇高,堪称镇台之宝。
而他,也因一张娃娃脸,被盛赞为“古装奶油小生”。
他的资源好到什么程度呢?
被钦定为《浪漫满屋》的男主。
后来要不是因非典爆发,与宋慧乔“谈恋爱”的,就不是rain了。
可,无论演什么,跟谁演,都是在偶像剧里来回打转,自我重复。
于他而言,这太没有挑战性了。
他开始自断红利,跨出舒适区,打“危险牌”。
男一号的剧本找上门,他统统推掉。
“我不要接偶像剧,想要做实力派艺人。”
话是这么说。
铁了心要转型的苏有朋,并没有得到其它导演的认可。
在他们看来,苏有朋就是个偶像派演员,根本演不了其他角色。
这句话,惹得他心火直窜。
他出演话剧,铆足了劲证明自己会演戏。
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
他的演技、台词、肢体表现能力,统统被批得体无完肤。
直到遇到电影《风声》。
“偶像派演员”的标签,才得以撕掉。
04
《风声》中。
与苏有朋对戏的,是5个影帝,2个影后。
他压力山大,几度崩溃。
这还不算什么。
他饰演的角色,叫白小年。
虽是个戏份不多的配角,但饰演难度极大。
此人,是昆曲名伶。
同时,还是剧中司令的男宠。
也就是说。
饰演这一角色,既需要戏曲功底,又必须具备阴柔之感。
这让他两眼抓瞎,完全不知该从何做起。
于是。
他开始自掏腰包,拜师学艺学昆曲。
一学,就是四个月。
期间,他整日吊嗓子、练身段、勾兰花指。
从神态到举止,都拿捏住了人物的精髓。
凭借白小年一角,他一举拿下第30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这个奖项,标志着苏有朋终于从“偶像派”,进阶到“演技派”。
此后。
他挑战更多角色。
黑色喜剧《杀生》中,化身工于心计的反派。
反特剧《热爱》中,又变成神思不定的精神病患者。
最关键的是。
每次出演电影,除了表演本身,他还会带来很多惊喜。
出演《风声》,他大秀昆曲。
与黄圣依搭档出演《寻找刘三姐》,他开嗓唱山歌。
主旋律电影《康定情歌》中,他又和宋祖英齐声合唱。
可以说,无所不能了。
演而优则导。
成为演技派之后,他继续解锁“不可能”。
把触角探到下一个领域,蓄力往下一站出发。
05
2013年。
《致青春》横空出世,打响了青春片拍摄的第一枪。
越来越多的青春片,成为市场新宠。
苏有朋也接过《左耳》的本子,着手准备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初执导筒,难免欠缺底气。
毕竟,自己是非科班出身。
为呈现最佳效果,他找各种名导取经。
最终,片子在拍摄成本仅5000万的前提下,斩获4.84亿的票房。
不仅捧出了马思纯、陈都灵、欧豪等一批演员,还让自己提名了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
两年之后。
他大变风格,拍摄悬疑片《嫌疑人X的献身》。
尽管日韩两版珠玉在前,但他依旧抗下所有压力,进行本土化改编。
影片上映后,总体好评。
奇怪的是。
在这之后,苏有朋突然消失了。
直到2017年9月,有留学生在美国纽约大学,偶遇他打卡上课。
大众这才得知——
原来在消失的日子里,他向下扎根,攻读导演学去了。
低调刻苦。
不骄不躁。
苏有朋能火三十余年,不无道理。
他从不躺在功劳薄上,安于现状,而是及时退步抽身,追求自我优化升级。
这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
小时候的他,精通珠算、心算、奥数、书法、乐器……
上各种课外补习班。
妈妈担心他分身乏术,就让他停掉一些。
结果,他用绝食表示抗议。
长大后的他,精通唱、演、导。
跨界众多,从未止步。
如今的苏有朋,年近50,却依旧保持饥饿感。
他站在《披荆斩棘》的舞台上说。
“我虽然不是唱得最好的,但我会用尽全力。只有这样,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我都能接受。
可我不能容许最后的结果不好,是因为你没有用尽全力,你偷懒了。
这样的话,我会饶不了自己。”
你看。
出道至今,30年过去了。
他还是一点没变。
从不安于舒适圈,而是久久为功,日日精进。
没有人能为他定义。
因为当你准备给他贴上身份标签时,他立马转战阵营。并在另一条赛道上,开疆拓土,大展身手。
他曾是“乖乖虎”,却一直与“乖”字打架。
他曾是偶像,却将“自我颠覆”进行到底。
他曾是演员,又秒变成功的导演、制作人。
他已是中年人,一转身,坐在校园中,从0开始,日夜学习。
人生不设限,未来尤可期。“百变星君”苏有朋的突破,还在继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