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任子威在比赛后庆祝。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4月8日在京举行,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金牌的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任子威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从懵懂少年,到平昌冬奥会初出茅庐,再到北京冬奥会上的自信与成熟,任子威的父母和启蒙教练王北铭知道这变化背后的故事。
任子威的爸爸任长伟回忆,小时候给任子威报了短道速滑和小提琴两个兴趣班,从小爱动、淘气的任子威表现出对滑冰的兴趣。
“那时候他刚上小学,学校里很多孩子学习滑冰,我和他爸爸都喜欢体育,工作又忙,就让他在学校多待一会,放学后一个小时练练滑冰。”任子威的妈妈李艳说。
任子威在学校表现出极高的运动天赋,很快就被曾培养出王洪洋、范宏文等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教练王北铭看中。
“一年级,我就从学校把他带到了体校。”在王北铭的记忆里,任子威能力很全面,反应快,没有缺项,“比较猛”。
李艳记得儿子刚练滑冰那几年的许多细节。“那时候冬天放学坐公交车去场馆训练,晚上到家都九点多了,回来还得写作业,早上五点起床,再去上冰,上完冰又去上课。”李艳说。
练了几年,任子威开始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平日很多人说任子威大度,性格好。但王北铭知道,“遇到比赛这件事,任子威比谁都较真”。
“一次比赛输给比他大的运动员,下来就说‘不服,第二年,我玩命比’。”有一件事王北铭记忆深刻,一次任子威的师哥来队里看望师弟,任子威拿着师哥的金牌爱不释手,“他师哥开玩笑说‘想要金牌自己得去’,这句话对他刺激很深。”王北铭说。
为了取得好成绩,任子威“玩命训练”。“他就是太爱滑冰了,不仅来得比别人早,走得也比别人晚。”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让任子威拥有了作风硬朗、能吃苦的优秀品质。
2010年、2011年任子威两次受伤骨折,每次李艳和任长伟都决定不让任子威再继续从事短道速滑训练了。“受这么严重的伤,任子威也不哭,只是问我‘教练我还能行吗?还能滑冰吗?’”王北铭回忆。
“能行孩子,我觉得你一定行。”
“那我就练!”
为让任子威安心训练,王北铭那个时候经常给李艳和任长伟打电话,希望他们能继续支持儿子训练。在任子威受伤期间,王北铭还去家里为他进行康复训练。
回忆那段经历,李艳感觉过往的坚持很不容易。
“学校老师也曾经劝过我们不要练了,很纠结,但孩子喜欢,我们决定全力支持。”李艳说,“后来在国家队这些年,每年就20天左右的假期,没在家过过年。”说到此,李艳眼中闪着泪光。
2014年进入国家队,虽然也在世界大赛上拿过金牌,但冬奥会金牌才是任子威最重要的梦想。2018年平昌冬奥会是任子威的第一次冬奥之旅,但那时实力并不足以支撑他实现梦想。
“从平昌回来,我问任子威‘你还能圆梦吗?’他说‘王老师,我拼命也得拿一枚金牌,我就缺一枚冬奥会金牌’。”王北铭说。
任子威没有辜负这份坚持。在北京冬奥会前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四站赛事中,任子威表现出色,每站均有金牌入账,其中两次登上1500米的最高领奖台。
北京冬奥会任子威在混合团体接力和男子1000米比赛中发挥稳定,获得两枚金牌。“这是对我过去四年最好的肯定,我拼尽了全力。”任子威说,自己也会继续努力训练,在未来争取更好的成绩。
(据新华社电 记者王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