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南仁东简介和事迹(人民科学家南仁东——“天眼之父”的传奇人生)

我们在幼时也许都曾仰望过浩瀚的星空,惊叹着星星的耀眼与绚丽,也想着去触碰这个在我们眼中小小的星星。

战国时期的楚国,曾有一位诗人望着繁星写下了《天问》,既是表现诗人对某些观念的怀疑,也表达了诗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这个人就是屈原。

而在两千年后,华夏大地上也有一个孩子用碗盛着星星,望着星空。并在一个夜里,许下了对天文的一生热爱与理想,并用一生来完成这个理想。

他就是“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先生七十二载的人生里,为我国的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他一路向前,是什么样的方向指引着他去研究天文,是什么样的热爱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放进了天文里面?

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他的经历和人生。

01.家人的鼎力支持

南仁东在1963年的高考时,以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在取得学士学位后,他回到了家乡吉林通化市的一个无线电厂当一个技术员。

可即使这样,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是热爱着天文。

妻子郭家珍知道他的理想与热爱,就劝他去攻读硕士学位,让他能够全身心地去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研究中。

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南仁东继续深造,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相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也正是因为妻子的支持和照顾,他可以全身心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九期里,南仁东的夫人郭家珍女士就分享了许多关于南仁东先生的趣事与工作日常。

在郭家珍女士的口中,南仁东先生可以说是很少地待在家里,长时间待在天文台,就连节假日也都在天文台。

后来南仁东先生确诊了肺癌。

在进行了第一个化疗后,原本应该在家休息的他也是放不下天文台的工作事宜。经常想着继续回去工作。

郭家珍女士说:“女儿也说让他回去,不然他就算待在家里,心也还在天文台。”

南老去世后,他的夫人郭家珍女士曾在清明之夕,去到了天眼现场。并为南老写下了几句话。

“我愿意相信你的远去只是化作了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与天眼遥相望,与挚爱的亲人长相守。你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很圆满,我为你骄傲。”

这些话语,既代表着家人对南老的支持和信任,也表现出南老本身对工作的热爱,对职责的坚守。

02.为了祖国的未来

南仁东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天文学事业做着努力,在天眼还未正式建立起来的时候,中国的大射电望远镜的直径只有25米。

相较于美国的305米,英国的76米,这25米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在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从而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这个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选址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这种选址迟迟定不下来。

南仁东跟同事们说:“咱们来建造中国自己的大射电望远镜吧。”

在1994年7月,FAST项目的概念正式提出。

也是从1994年始,南仁东开始带着学员和同事们在祖国河山里选择望远镜的台址。

就连最开始选址的同事都没想到,这一选址就选了十二年,一千多个洼地,重复地筛选。他们几乎踏遍了贵州符合条件的每一个洼地。

在2006年,台址最终定在了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

在2007年,FAST项目正式立项。

在2011年3月,FAST工程正式开工。

这里面的有着南仁东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的风雨无阻和无所畏惧。让他们一起闯过了这段艰辛无比的岁月。

他们是让人尊敬的奋斗者,更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2016年9月25日,FAST的工程竣工。中国完成了500米孔径射电望远镜,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从此中国的天眼正式建造完成,以后中国可以运用这一设备去观测脉冲星和地外生命。

03.个人魅力和成就

在天眼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

在2015年,南仁东先生确诊肺癌。手术后声带受损,声音也变得沙哑起来。

但他还是用这沙哑却依旧有力的声音,跟工作人员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和同事们商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在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先生的肺癌恶化,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顾南仁东的一生,除了天眼的奠基人外,他的身上还有许多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在工作时一丝不苟,严谨以待,注意每一个细节。

有着一颗坚韧的心,FAST项目二十二年,一直在不断地打磨,让它的建设能够尽善尽美。

南仁东是一个不服输,有着少年心性的人。

在工程建设时,虽然将进古稀之年,但他还是和同事们参与到每一个工程的建设中来。

在南仁东的七十二载生命里,为祖国的天文学事业做出如此杰出的贡献,他值得被我们所有人铭记和感恩。

截至2017年9月,南仁东先生发表科技论文共222篇。此外,还多次参与国内重大科研项目的相关工作和研究。

2018年10月15日,国家天文台将一颗编号79694的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

在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南仁东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2018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时,表示“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并称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结语

而在《故事里的中国》里的最后一段,南仁东的同事也给了南老一份特殊的礼物。

那就是用FAST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将其声音转变为音频信号,再把它传给云南曲靖电波观测站。

再由其将这个信号发送到“南仁东星”上。

这是一种特殊的怀念方式,虽然南老已经不在我们的身边,但“南仁东星”仍然是一种寄托。

它代替着南老,守望着“天眼”。

-【正文完】-

版权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