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常说:“有困难来北京,来北京就找李春平”。这事并非子虚乌有,据传李春平一生平均每天捐七万元,捐款共超过了6.3亿,他的家里放有一个满是现金的保险箱,专供接济门前排气长队的人们。那么李春平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为何如此有钱?今天就一起谈谈李春平的故事。
李春平1949年出生,父亲是位老红军,根正苗红。他在18岁的时候入伍参了军,1977年,因为生病转业到了北京。可是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事情,那就是他因为打架被判3年劳动教养。
在那个年代,这可算是一个不小的污点,人们若是听说谁蹲过牢,必定会唾弃一番。因此在他劳改完成后,身为老红军的父母跟他断绝了关系,毕竟家里还有4个妹妹要正常工作,正常生活,父母不想妹妹们因为他的过错受到连累。
就这样,刚刚30岁的李春平被扫地出了门。
或许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倒了霉运的李春平竟然偏偏成为了北京首富,还成为了一个慈善家,帮助无数人。被扫地出门后,一无所有的他在大街上流浪,然而1米8的身躯,高大挺拔的身姿,较好的面容,还有一头微卷的头发,使他异于一般人,散发一种不同的魅力。
他借来一身像样的衣衫,每天在北京和平饭店流连,希望能遇到一个机会,时来运转。果然这个机会被他等到了:一位美国老太太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便相中了他,还带他走上了人生巅峰。
原来,这位美国老太太是一位明星,她的情人刚刚去世,郁郁寡欢,出门散心,无意间遇到了李春平。让她欣喜的是,李春平的相貌跟气质都跟自己的情人非常相似,一番交流下来,让老太太更是认定他就是曾经的那个恋人。
然而李春平也不傻,他深知自己拥有外貌的优势,尽管自己已经三十出头,但是这位老太太都68了,比自己的母亲还要大。如果真的当了她的情人,岂不是刚在一起就要天天照顾她,这实在是让人头疼。于是,他果断拒绝了老太太的心意。
他清醒地认识到一切还是要靠自己。他于是远走英国,结果却发生了车祸,不得已拄着拐杖,灰溜溜地回了国。经历了连番的打击,没了去处的李春平得知老太太一直留意他的消息,于是权衡利弊后,决定跟老太太去美国,去闯一闯。毕竟自己都已经三十岁了,在国内实在难有什么抱负。如果去了美国,或许一切会变得不一样。李春平非常渴望成功,然后扬眉吐气地出人头地。
但是面子还是要的,如果让外人知道自己是老太太的情人,面子上必然挂不住。百般琢磨之后,他跟老太太商量以干儿子的身份去美国,老太太同意了。
就这样李春平飞去了美国。到了美国之后,他才发现眼前这位老太太竟然如此富有,一下飞机,接机的架势就让他瞠目结舌,简直是太壮观了,几十台汽车来接他们;让他更惊掉下巴的是,接待他们的那晚晚会,更是盛大,就连大腕施瓦辛格和史泰龙都来了。
这让李春平多少知道了这位老太太的实力。既然如此,他决定好好为老太太工作,将来必定会收到好的回报。
抱着这个信念,李春平尽自己所能,多年如一日地照顾着老太太:每天出去刷盘子挣钱,并将大部分上交。
然而,老太太也并非善茬,她也知道李春平想要什么。既然想有回报,就必须付出,这其中还包括自由和隐私,李春平出门时,老太太会派人跟着他,他花的钱花在哪里都要如实上报,甚至此后的十三年里他也不能有朋友,只能围着自己一个人。
李春平的隐忍与煎熬终于换来了回报,他等到了老太太的感动。老太太去世之前,她选择了跟李春平结婚,并且给他留下巨额的遗产。
李春平值得这一切,他从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将13年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老太太,陪她做饭吃饭、捏肩捶腿,这比巨额财产他值得拥有。
处理好老太太的事情之后,1991年他带着所有的钱回到北京,再回到这里,他已然华丽转身: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人,变成了亿万富翁。
然而他却无所适从起来。因为财产全部是老太太的馈赠的他,几乎没有上过班,尽管经历离奇,但是生活阅历匮乏,除了答应老太太不结婚以外,他简直可以为所欲为。
挥金如土的生活开始了。那时候国内的汽车还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李春平就已经买下了三辆劳斯莱斯,在寸土寸金的建国门前,他买了一栋1500平米的豪宅,还用黄金打造了马桶。
既然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那么排面就要布置得富丽堂皇一点。每天为他服务的人由一开始的秘书六人、司机四人、保姆五人、护士四人、保镖三人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四十多人,并且只为他一个人服务。
有段时间他沉迷上了赌博,一开始输掉了几百万,几千万,最后竟然输掉了1.4个亿。不过,他用这些钱也做过一些善事:闲来无聊的时候,他给邻居发钱,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当然他也给身边的人很多钱,其中包括自己的亲戚、曾经的女友、战友,还有生病的人。
如此一来,他名声远播,很多有需要,没需要的都来找他要钱,门前整日拥堵不堪。
长此以往,李春平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很清楚,自己没有信仰,没有目标,没有追求,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庸庸碌碌。有时候,他甚至想如果有来生,他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子孙满堂,好好的家庭。
如今,李春平已经垂垂老矣,青春不复。纵观他的一生,早年平平无奇,而后用自己的青春换取了巨额财产,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却也有自己的落寞和希冀。如今,人们对他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损他吃软饭,而有人却夸赞他是慈善家,是“百年慈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