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为什么有红蜘蛛(红蜘蛛发生原理及防治措施)

红蜘蛛,学名朱砂叶螨,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螨,主要危害包括黄瓜在内的多种农作物。其发生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生原理:


1. 生物学特性:

繁殖力强:红蜘蛛繁殖迅速,一个雌螨一生可产卵数百粒,且世代重叠,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种群数量。

适应性强:红螨耐干燥、高温环境,尤其在干燥少雨的季节里繁殖更快,适宜温度一般为20℃~30℃。

生活史短:红蜘蛛完成一代的时间短,通常10至15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有的种类在适宜条件下甚至更短。

孤雌生殖:在条件适宜时,红蜘蛛可通过孤雌生殖快速增殖,不需要雄螨参与也能产生后代。


2. 生态因素:

气候条件:温暖干燥的气候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降雨量少、湿度低时,其繁殖速度加快,危害加重。

寄主植物:红蜘蛛食性杂,可为害超过110种植物,当农田附近有大量易感植物时,可提供丰富的食物源和栖息场所,促进其种群增长。


3. 人为因素:

连作:长期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类作物,尤其是瓜类、豆类、茄果类等易感作物,会导致红蜘蛛种群积累。

管理不当:田间杂草丛生、作物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灌溉不适宜等均可能增加红蜘蛛的发生概率。


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轮作:避免黄瓜等敏感作物连续种植,实行与非敏感作物的轮作,减少红蜘蛛的寄主基数。

清理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减少越冬虫源;生长季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减少虫害扩散途径。

合理灌溉:保持田间适度湿润,避免过于干燥,可降低红蜘蛛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调整种植密度:适当稀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不利于红蜘蛛滋生。


2. 物理防治:

诱捕色板:利用红蜘蛛对某些颜色的趋性,设置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生物天敌:保护和引入红蜘蛛的天敌,如捕食螨、瓢虫、草蛉等自然控制红蜘蛛种群。


3. 化学防治:

早期防控:密切关注田间红蜘蛛发生动态,发现初期危害迹象时及时施药,常用药剂包括阿维菌素、哒螨灵、螺螨酯、乙螨唑等。

交替用药: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杀螨剂,以免产生抗药性,应根据当地抗性监测结果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

喷施技巧:着重喷洒植株叶片背面,尤其是主脉两侧,这是红蜘蛛的主要栖息地,确保施药到位。


4. 生物农药及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如使用含有效活菌的生物农药,如白僵菌、绿僵菌等,对红蜘蛛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天然植物源杀螨剂,对环境友好,对天敌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防治红蜘蛛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及生物防治手段,强调预防为主,早期治理,并结合田间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治策略。同时,加强田间监测和抗药性管理,确保防治效果持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