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他是中国最牛的科学家,3次错失诺贝尔奖,第三次为祖国主动放弃)

“5、4、3……”

当“0”声响起,司令员一声令下:“起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死亡之海”罗布泊的上空,闪出一道强光,随之而来的是“轰隆隆”的巨响,大地在颤抖,一颗巨型火球裹挟着戈壁黄沙,轰出一朵蘑菇云。

四分钟后,总指挥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用颤抖的声音汇报这一惊天动地的好消息,然而周总理却沉默半晌,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总指挥扭头问身边的王京,因为谁都不知道真的核爆炸什么样。

王京点头,做出肯定答复,这才确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王京是谁?为什么他点头后才能明确中国第一次核爆成功?

他就是“两弹一星”勋章获奖人王淦昌,项目组唯一一位使用化名的科学巨人,因为全球物理学界公认他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他曾经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

清光绪33年(1907)5月28日,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一户人家里,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百姓生活困苦。

王淦昌4岁那年,行医的父亲过世,母亲也在他13岁时病逝,王淦昌跟着外婆和哥哥生活。家人尤其怜爱没了爹娘的王淦昌,见他天资聪颖,于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也要供他念书。

王淦昌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那个培养出蒋经国、闻一多、罗尔纲等人才的教育摇篮。

在各个学科中,王淦昌最喜欢数学,在中学时就读完了大学一年级的微积分课程。

其次喜欢学英语,表兄兼英语老师崔雁冰积极鼓励他学英语,崔老师曾说王淦昌日后必能成就大事业。

高中毕业后,王淦昌先后到外语专修班和技术学校短训,精进英语学习和汽车驾驶与维修技术学习,此时,王淦昌的学习热情不减,他依然想进修。

盼望着,盼望着,机会来了。

“号外,号外,清华大学招生啦!”

这一消息点燃王淦昌的激情,清华大学是梦想启航的地方,带着进入科学殿堂的渴望,王淦昌考取清华大学新学制的第一届大学生,学习物理专业。

1926年爆发三一八惨案,李大钊带领爱国人士集会抗议,提出拒绝八国通牒,很多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惨遭镇压。

受害者中有王淦昌的同学。

眼睁睁看着这一惨状的王淦昌义愤填膺,久久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

他向叶企孙老师倾诉心声,老师说:“如果我们的国家有大唐帝国般的强盛,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敢欺侮我们!”

停顿之后,老师又说了一句改变王淦昌一生的话:“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

叶先生的话令王淦昌醍醐灌顶,他从那一刻下定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要为实现“祖国更强大”而奋斗

从那以后,王淦昌开始与时间赛跑,全情投入地学习,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他的表现,老师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王淦昌本科毕业后,吴有训老师对他青眼有加,留他在身边当助手,亲自辅导。王淦昌每天沉浸在学习和实验中。

很快,世界科学殿堂吸引他前来敲门。


【02】

1930年,23岁的王淦昌考上江苏省官费留学生,只身前往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深造,师从犹太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一位在爱因斯坦眼中天赋高于居里夫人的女科学家。

迈特纳欣赏她这位唯一的中国学生王淦昌,肯定他自学德语的努力——只用小半年,就能用德语参加学术研讨会;赞赏他孜孜不倦地求索精神;惊叹他对实验物理的兴趣和敏锐。

更没想到的是,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小白,就敢于质疑经典物理学大师的科学论断,提出采用新的实验方法,重新验证。

王淦昌先后两次,提出借用师兄菲利普的云室实验室来证明,都被导师迈特纳拒绝了,她希望科学娃娃王淦昌研究别的课题,不要总想着挑战科学老前辈的事。

然而,一年后,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照王淦昌的设想实验,验证中子的真实存在,查德威克也荣获当年的诺贝尔奖。

这是王淦昌第一次错失诺贝尔奖。

事后,迈特纳失落地向王淦昌说Sorry, 她认为是运气不好。

王淦昌并不怪她,只怨自己没有足够坚持,错过了得诺奖的良机。那个时期,迈特纳正遭受着纳粹的迫害,被驱逐出了柏林大学,这使王淦昌感到无比悲愤。

他想到中国同样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心痛难安,唯愿早日回归,报效祖国。

26岁那年,王淦昌荣获博士学位。回国前,他曾到欧洲各国拜访多位物理学家做学术交流。

著名大师科学家玻尔对王淦昌印象深刻,他清楚地记得看过王淦昌发表的一篇论文,还从中受过启发。他们在讨论宇宙射线广延簇射和贯穿簇射时,王淦昌表达的独特见解,令学术界刮目相看。

有人劝王淦昌留下,说:“中国那么落后,你回去是没有前途的。……要知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报效我的祖国,中国目前是落后,但她会强盛起来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祖国作坚强后盾,徒讲个人名利只是空谈。

回国后,王淦昌先到大学教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执起教鞭,教书育人,在浙江大学任教14年。

在这期间,王淦昌第二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那年他34岁,首次提出用K介子俘获的方法寻找中微子,却因为就职的浙江大学迁到贵州,条件艰苦,实在没有条件实验证明。

但王淦昌没有私藏自己的研究心血,他写了一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公开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

待到1956年,一个美国科学家借此发现了中微子确实存在,并夺得那届的诺贝尔奖。

由别的科学家实践证明后,荣获诺贝尔奖,奖项却与王淦昌无关。对此,整个物理学界再次对王淦昌感到遗憾。

【03】

40多岁时,王淦昌被调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六年后,国家派王淦昌作为中方代表,前往莫斯科到社会主义各国联合建立的杜布纳研究所,研究基本粒子。各国纷纷投入科研经费,希望能在这场科学竞赛中夺得头筹。

为了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王淦昌带领研究小组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

最终,在1959年3月,他们取得一项国际上公认的重要科学成果,发现一种反物质——反西格马负超子(后被称为王氏新粒子载入科学史册)。那是他们研究组从4万张气泡式照片中发现并计算得来的新成果。

这项研究成果揭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让全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如此卓越的成绩,让苏联方面提出给王淦昌高薪,期待他能留在苏联。

但是,苏联低估了王淦昌的爱国心,他明确地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就在所有人期待着王淦昌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时,他却“人间蒸发”了,之后的十几年音讯全无。

1959年8月,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妄想让中国的核工业死于萌芽阶段,可是党中央知难而进,决定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发展我国的核工业。

中央一道密令发出去,全球各地的物理学家、科学家纷纷突破层层阻力回到了中国。

1961年4月1日,王淦昌拿着一纸通知,兴冲冲地来到工业部办公大楼,通知上写刘杰部长约他立即见面。

部长开门迎接王淦昌,惊喜的是,老朋友钱三强也在。他心中暗喜,预感即将听到自己期盼已久的什么。

果然如此,党中央下达最新指示,迫切希望他能加入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项目。

部长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王淦昌,期待他的回复。

听到这个消息,王淦昌满心欣喜,但转念心头一沉。因为这是国家机密项目,搞原子弹,意味着与死神拥抱,意味着长年累月与妻儿天各一方,意味着与世隔绝,改头换面到西北荒漠中从0开始。

王淦昌沉默半刻,亲手写下“王京”二字,深沉有力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这是他对自己的承诺,也是他精忠报国的宣言。

从此以后,王淦昌“人间蒸发”,化名“王京”到西北荒漠,与黄沙作伴,忍受着高原反应和盐碱水,看爆破狼烟四起,这一去就是悠悠十七年。

他在戈壁滩秘密研究原子弹爆破,家人们却对此全然不知。

爸爸去哪儿了?全家人谁也不知道,也再没见过他,王淦昌的孩子们只听妈妈说,“你爸爸调到信筒里去了。”

爸爸错过多少次孩子的生日数不清楚,只记得爸爸连孩子的婚礼也未能回来参加。

某一年除夕夜,王淦昌与邓稼先在帐篷里,伴着孤灯对饮,邓稼先轻轻地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话音落,泪已流,男儿的两行热泪,见证的是历史奇迹。

1964年,天边升起的那朵美丽的蘑菇云,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是所有中国人民的骄傲。

1971年,杨振宁回到家乡,当他得知中国在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专家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地造出原子弹和氢弹时,深感震撼,泪水夺眶而出,他不得不去洗手间花了点时间才稳定住情绪。

【04】

毛主席曾兴奋地说:“造原子弹,美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近7年,我们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就搞出来了,远远超过了美国、苏联和英国,现在居世界第四位。”

是呀,坐拥发射原子弹和氢弹的能力,极大地震慑了帝国主义,为和平时代保驾护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王淦昌的倡导下,我国相继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让核能在和平年代依然为人民的生活发光发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悬挂于王淦昌办公室的诗词,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一晃到了1978年,王淦昌已经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这一年,他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光荣地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四年后,王淦昌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卸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及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官职,领导科研小组,专心致志地研究激光核聚变,在古稀之年,与研究团队一起奋战在科研一线,与世界科研界接轨,在科学世界不断进取。

如他所说,“要做科学家,不做科学官”,别人能做的行政管理工作,他不必做,只有科研工作,今生今世,再苦再累,他也在所不辞。

1998年12月10日,王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科院资深院士淦昌,与世长辞,他的离世,犹如一颗灿烂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夜空。

次年国庆节前夕,为了表彰王淦昌的杰出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为纪念王淦昌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功劳与奉献,在2003年9月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告国际社会,命名一颗小行星为“王淦昌星”,国际永久编号(14558)。

鲁迅曾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王淦昌曾三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他却挥一挥衣袖,毫不在意。

为了新中国的核弹事业,他隐姓埋名17年,在戈壁荒漠挥洒青春,带领团队自主研制出“争气弹”,正如他自己所言:“可以没有诺奖,但不能没有核弹。可以没有自己,但不能没有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