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大年初七的风俗和禁忌是什么(正月初七有哪些习俗与禁忌?“6俗7忌”初七的习俗都在这)


“人日”习俗起于西汉初年,是汉人基本节日之一。由汉人之俗而汉族之俗,又由汉族之俗而遍中华北南东西各兄弟民族。由极盛而渐衰渐变。杜甫有诗为证:“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用此也。八日为谷,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书之”。可见人日节庆,在唐宋城乡皆已成俗。初七主物为人,乃万物之主。人们对人类目身的吉凶自会格外重视,于是正月初七也渐渐突出其他节日之上。


“人日”之俗很古老、很古老。作为年节的一环,它的历史比清明、端阳、中秋等都要悠久。“人日”又称“人胜节”。隋唐迄今把除夕、初一、人日、上九、元宵共同组成春节大节。古代过春节,极重人日。隋朝诗人薛老曾赋《人日思归》诗。此人宦游在外,离乡两年,满腔亲情无可投述,,只好在人日节上借笔一抒。他叹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大年初七又称“七煞日”,旧时有7禁忌

初七是人的生日,要以人为尊,要尊敬每一个人,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1.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2.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3.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4.忌迁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槅,否则以为不吉利。

5.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6.遇殡葬

有的地方习俗正月里忌遇殡葬事。遇之则以为不吉,主此年内有灾祸降临。

但有的地方以遇殡事为吉利的,盖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有“口彩”可讨,主“升官”“发财”。

7.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千万不要做错啊!!谨记上面的禁忌!!



大年初七的习俗有哪些


1.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2.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

3.戴人胜

人日节时,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4.赠花胜

这天,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5.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6.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7.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天津正月初七有什么禁忌习俗吗?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吃七宝羹祈福纳吉、佩戴人胜讨好彩头等习俗,天津人则有这一天吃豆腐的习惯。


“人日”源于创世神话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后来,古人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其他人类起源的故事,另外在民间还出现补充说法,比如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


一年吉凶看初七

人日,又称“人辰”、“人胜节”等,是年后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古人相信征兆,认为“天事必象”,吉凶皆有前兆,根据种种兆象,可以预示未来事件的休咎,其中与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日子,就记为“人日”,告诫人们宜于做何事或不宜于做何事。


汉朝的时候,人日融入年俗,正式定为正月初七,成为新年占卜的一部分。大概因为人是万物之灵的缘故,占人日在新岁占卜的日子中显得更为重要,也渐渐地被突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天地人对应合一的理念素来被人推崇,古人俗信:正月的天气的好坏会影响这一年的运程。初七也不例外。每逢人日这一天,人们都会早起观候,若是天气晴朗,则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若是天气阴郁,那就糟了,今年肯定是诸事不顺。


家长不能训孩子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这一天,当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在街头出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

还有一个风俗,大概不少女性朋友就不太喜欢了,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秤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人日”有哪些风俗

一、吃面条

在这一天,按照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人们要吃面条,既象征着长长远远,也寓意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另外,还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的规定,据说这几天吃面条可以健康长寿,面条擀得细又长可以保佑健康长寿。

二、吃七宝羹

《荆楚岁时记》记载,人日这天,各家要将七种蔬菜切成小块,五味调和之后,煮成糊状的羹食用,由于各地物产不同,“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蒜寓意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三、戴人胜

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它又叫“彩胜”“华胜”“花胜”“巧胜”,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

四、登高祈福

人日这天另外一项比较普遍的习俗就是登高。人日登高与重阳登高的消极避祸的观念不同,人日登高更具有积极祝颂祈福的内容。这应该是漫长的冬季过后最早的一次春游,一直到唐代还是十分流行。在这一天,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

五、食豆腐

天津地区也有独特的初七风俗,那就是“逢七水磨小豆腐”,也就是食豆腐、豆粥。还有一首天津的过年歌谣如此唱:“初一馄饨初二面;五六的饺子恶人怜;七小豆腐头不痛;八日合子家不散;十五的元宵大团圆。”




初七这一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


南方一些地区,有在这天“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子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中国传统习俗 初七是"人日节"由来

据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 ,即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生日。也是提醒人们渡过了几天休假和欢庆新年的气氛, “人日”后不再休息,来年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过日子。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人日”作为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代东方朔在《占年书》中明确记载,旧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各占一物,按次序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顺理成章,正月初七成为人的一个大日子,即“人日节”。《北齐书·魏收传》中也记载:“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画在门上;正月初七则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魏晋以后,人日节开始被重视,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在内的多种庆祝活动和礼仪活动,如戴人胜、登高、逐鬼鸟等。“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荆楚岁时记》对当时江南一代的人日习俗做了详尽的记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这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并用五彩丝绢或金箔剪成人的形象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鬓作装饰避邪,或剪纸花互相馈赠。

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唐诗记事》卷九中记载:“景龙三年人日,清晖阁登高遇雪。”随圣驾出行的苏颋在《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一诗中对此进行了描述:“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在朝廷为官的宗楚客也作有一首同题诗:“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时任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的刘宪则从不同角度作同题诗,更是把当时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进行了描绘:“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

在当时,人们还以人日这天的天气阴晴占卜终年的吉灾,日晴为吉,日阴为灾。对此,东方朔在《占年书》也有记载:“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而众多的文人雅士面对人们欢度人日节的景象,则不免诗兴大发,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诗人高适在人日时想起友人杜甫,便作得《人日寄杜二拾遗》一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杜甫曾以《人日》为题分别作有一则五言诗和一则七言诗,五言诗云:“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七言诗则说:“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前者表达了韶华逝去的无奈情怀,后者则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气氛中重新振作,早春时节不再担忧前途,充满了乐观精神。


唐代以后,“人日节”逐渐被人们淡忘,但一些风俗却留传至今。如这天在我国很多地区要食“七宝羹”或“七菜粥”,即用七种蔬菜做羹煮粥,据说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只是由于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但取意是大同小异,差别不大。有些地区人日节这天要放鞭炮、吃饺子,而大多地区则是吃长面,也叫“拉魂面”,寓意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也是提醒人们渡过了几天休假和欢庆新年的气氛,“人日”后不再休息,来年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过日子。

写这个民俗文化系列,只是告诉大家,我们要了解历史,懂得民俗,但是不要迷信。记得著名张爱玲老师说过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她是形容爱情的,在此我借用改之。因为懂得,所以不迷信,活在当前,活在当下,过团结、和谐、开心、快乐、健康的春节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