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傣族人生活在一派诗情画意中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在翠竹丛林中,在香蕉、椰子、仙人掌等热带果树和花木丛中,簇拥着一座座别致玲珑的傣家竹楼。在晨光熹微中,傣家竹楼就如同傣家姑娘一样美丽而羞涩。这些竹楼从外形上看,就像是正在开屏的金孔雀,又像是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那美丽的景致让人恍然如在梦中。竹楼美,有关竹楼的传说更美。
傣家的竹楼,在傣语中统称为“很”。“很”这个名称,是由“烘哼”一词演变而成的。而“烘哼”一词,在傣语中是描述凤凰展翅欲飞之姿。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傣家人没有住房,人们或住在山洞里,或栖身在大树上。后来,有个叫帕雅桑目底的人,看到林中有些又大又宽的树叶能遮挡雨滴,从中受到启发,开始试着用树叶、山草盖房子。他最先盖的是一种平顶房,可那平顶草房一遇大雨便漏得无法栖身。
一天,帕雅桑目底看到一条狗前腿立地,坐在地上淋雨,雨水顺着陡坡形的狗身流到地上。他又受到启发,用树木山草仿照狗坐在地上的姿势盖成了一种现在被称为“杜玛些”(意为狗头窝棚)的单厦斜室。“杜玛些”前高后低,使雨水顺着坡形屋面流到地上,但随风飘洒的雨水还是会从两侧和前面飘洒进屋。大雨一来,室内仍然无法安身。帕雅桑目底想重新建造一种舒适的住室。他冥思苦想,反反复复地试验,竟没一间让他满意的。
后来,这件事被天王帕雅英知道了,于是,天王变成一只巨大的凤凰,趁大雨滂沱之时飞落在帕雅桑目底面前。凤凰两翅斜伸,暗示帕雅桑目底屋面应盖成人字形;低头拖尾,暗示屋子应蒙住人字形两侧,才能遮挡从侧边飘落的雨水;双脚立地托住身躯,做出住室应分上下两层的模样。
帕雅桑目底见那只巨大的凤凰,在大雨中反复伸翅、低头、拖尾,心中豁然一亮,建盖新住室的好方法便在自己心中成熟了。凤凰飞走以后,他依照凤凰立于雨中的姿势,用竹木建盖了栏杆式的高脚楼。
这种住室楼下木柱林立,四面没有墙壁,屋脊呈人字形,分前后左右四个屋面,既能挡雨,又能遮风防兽。由于这种住房是在雨中凤凰展翅欲飞之姿的启示下建盖而成,帕雅桑目底把它叫做“烘哼”。
帕雅桑目底盖成了“烘哼”之后,傣家人纷纷来向他学习。从此,一家又一家,一寨又一寨的傣家竹楼盖起来了,人们都从山洞搬进了
。后来人们把“烘哼”叫成了“晃很”,简称为“很”。
傣家人住上竹楼之后,一直没有忘记帕雅桑目底,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这种竹楼命名为“很帕雅桑目底”,这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