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寓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李商隐最著名的《无题》诗之一。“春蚕到死丝方尽”,用蚕吐丝到死方止来暗喻人之感情至死不渝,从而成为描写爱情相思的千古绝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生产丝织物的国家,并且在很长时期中是唯一一个这样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养蚕与织丝的传说。有把发现蚕丝的功绩归于伏羲氏的,也有说“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的,但影响最大的传说则是“嫘祖始蚕”。据说嫘祖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官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唐《修葺嫘轩宫碑序》)

根据考古发现,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养蚕缫丝。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均出土过蚕丝织品。这些遗址都早于传说4700年前的黄帝嫘祖时代,可见如果真有嫘祖,她应该只是对养蚕技术有所改进的人。
《说文解字》:“絲,蚕所吐也,从二糸。”要理解“絲”,先要明白“糸”。《说文解字》:“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读若覛(mì)。古文糸”糸应为丝织品之原料,甲骨文,金文作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象束余之绪,或在上端,或在下端,无定形。”此时蚕丝当已整理而制为丝线,以待纺织成匹。所以与丝产品相关的汉字皆归于其部下,而“糸”部也共收字248字,再加新附字9个,成为《说文》里少有的大部首。今天,“絲”已经简化成“丝”,“糸”作为偏旁时也简化为“纟”我们平时习惯把“纟”读成“绞丝旁”,其实它标准的读法应该是“糸()字旁”,只不过已经极少有人这样读了。

北宋 王居正 《纺车图》(局部)

《说文解字》中与丝织品有关的部首除了“糸”、“丝”外,还有幺幺”、“幺”、“系”、“素”、“帛”等。其中“幺幺”、“幺”、“糸”、“丝”四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构字部件“幺”。《说文解字》:“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幺幺,微也,从二幺。”甲骨文中未见“幺”字,但有从“幺”之字,且字形与金文中的“幺”相同。甲骨文里已有“幺幺”,从二“幺”会意。默公在《说文解字教程》中认为,“幺”为纺织原料中最细小者,合幺成“幺幺”,仍是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因其形也小,引申作细微、幽微义,所以《说文》训为“微也”。而“糸”为“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可见此时蚕丝已经整理制成丝线,以待纺织成匹,所以与纺织有关的汉字大都以“糸”为部首。

再来看“絲”,甲骨文、小篆均从二“糸”会意,应为纺线成品或纺织成品,后成为丝织品的总称,而《说文》所训“蚕所吐也”实为后世引申义,并引申为一般昆虫或植物所产生的细小纤维。至于“幺幺”字,在甲骨卜辞中已借用为指示代词,表示彼此之“此”,后来写作“兹”。而“幺幺”之本字至周秦已废弃,故先秦典籍中无此字,仅作为构字部件(如“幽”、“畿”、“幾”)存于字书。从“幺幺”之字皆有微小、难见义。

汉代 剪布图画像砖

蚕丝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禹贡》就记载了兖州地区“桑土既蚕”、“厥贡漆丝,厥篚织文”。说明古代桑的种植区比今天更北,兖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的土地可以种桑养蚕,可以进贡漆和丝一类的物品,并且要将丝织品染成各种花纹,放在竹篮子里贡来。《诗经》里描写桑蚕的句子更多,光“丝”字就出现了15次之多,“桑”字更是出现了三四十次!如《豳风-七月》里就有“爰求柔桑”、“蚕月条桑”、“猗彼女桑”的描写。西周时代,丝已经是重要的商品,《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曾向国君建议:“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存之于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从。”说明当时丝织品对国家的经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桑田的价值也远远超过粮田,有时甚至就用“桑田”来指代所有农田,成语“沧海桑田”就是用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来比喻世事变化的巨大。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平王十年(公元前519年),吴楚两国曾打过一仗,起因竟是两个小童为争边界桑树的所有权。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中的“采桑”场面

在没有棉花的时代,制作衣服的原料除毛皮外只有丝、麻。但丝织品的价格一直很昂贵,所以普通人穿麻,富贵者穿丝。丝织品统称为帛或缯。其中又分多种,常见于古书的有:绢、缣、素、纨、纱、绡、绸、罗等。绢是生丝织的帛,缣是双丝织成的细绢。《古诗-上山采靡芜》:“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素也是生丝织成的缯帛,与练相对而言,练是煮白了的缣帛。从诗中看,织素、织缣所费的工是差不多的。素既未煮练,也未加任何绘绣。刘熙《释名》里说:“素,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加功饰也。又物不加饰皆目谓之素,此色然也。”所以“素”就是本色、不花俏,后世孝服以本色白布为之,就是古素服的遗留。素字有朴素、无雕饰、白白地、原始的、平素等含义,都是从它本是未经巧饰的丝织品这一点引申出来的。(参见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焦秉贞 《御制耕织图》(局部)

支顺福在《释名析义》一书中说:中国人口中的“蚕宝宝”,翻译到英语里只是“丝虫”(Silkworm)而已,而养蚕业英语中叫做Sericulture,字面上也可理解为“丝绸文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丝绸文化是中华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出口西方的三大产品蚕丝、瓷器和茶叶,此三物的汉语拼音都以C开头。三者中,蚕丝是动物产品,茶叶是植物产品,瓷器是无机物产品。穿着苏州丝绸衣服,用景德镇瓷器喝着龙井茶,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三位合一的体现。

清 广东蓪纸画《采桑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