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文为用、以武为胆、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主义

提起范仲淹这样一个对我们而言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我们好似回到了语文课上,条件反射似的可以背出:“范仲淹,字希文,号文正,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了解庆历新政,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雄韬伟略的政治改革家;背诵《岳阳楼记》,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文学家;聆听《渔家傲秋思》,我们能了解他是一个文采斐然的边塞将领。对于大多数封建士大夫而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而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完人”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相较于其他的北宋名臣,范仲淹的从幼年到青年时期都过得很清苦。范仲淹出生坎坷,在他才一岁时,父亲范墉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母亲谢氏和尚在襁褓中的范仲淹。为了生计,孤身一人的母亲只能带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给一个低级官吏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作朱姓,名为朱说。

范仲淹的家中虽然不富裕,但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和培养,从小倍受熏陶的范仲淹也怀有一颗入仕之心,想要辅佐君主、造福百姓。想要做官,只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当时大多数读书人进入官场唯一的道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范仲淹开启了漫长而又艰难的科考道路。

范仲淹的读书的地方在山东醴泉寺旁的一个山洞。山洞里夏天气候湿热,冬天又分外寒冷,常人根本无法接受,范仲淹却从不抱怨,一年四季如一日地在这里读书学习。由于家中贫寒,又要供养读书,范仲淹每天只有一锅粥作为三餐补给。为了节约,他常常等粥变凉凝固了以后,将粥分为四份,早上和晚上各吃一半,再配上被切断的咸菜,以此果腹。他的这段故事后来广为流传,还衍生了一个成语:划粥断齑(咸菜的意思)。

就这样,三年之后,范仲淹来到了河南的应天府书院继续读书。在这里他依然没有改变往日的饮食习惯,他的同窗们不忍见他如此,就专门给他打上可口的饭食。然而范仲淹却坚决回拒,他表示:倘若自己吃过美食,便很难再回到安心吃粥的日子,所以才拒绝了同窗们的好意。一时间令人赞叹敬仰。

在书院学习的时间,他刻苦研读四书六经,学院的娱乐活动他一概不参与他从不参与。甚至有一天宋真宗经过书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去观望、参拜。只有范仲淹心无旁骛的在学习,根本没有受到干扰。同学们问他缘由,他答道:“以后肯定会再见到的,何必在乎这一时”。果真,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26岁的范仲淹如愿以偿,成功考取了进士功名,面见了天圣。自此,他想要辅弼君王、利泽苍生的政治理想大门开启了。

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进入官场,范仲淹的仕途并没有他所想的那般顺利,他总是在升迁和贬谪之间来回穿梭。从26岁进入官场到63岁逝世,在朝堂沉浮的30多年里,他虽然屡次被贬,但他从未忘记为百姓请命、为苍生造福的初心和使命。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天禧五年,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的范仲淹,因百姓请命,他便冒着被弹劾、斥责的风险,越级向泰州知州上书,请求修复海堤。不久之后堤坝修成,使得数万百姓免于受灾。后来其中一节海堤被百姓命名为“范公堤”,来纪念他为百姓所做的贡献。

后来范仲淹因和吕夷简的景祐党争,被贬到睦州梅城担任知州。在梅城期间,他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实事:创立书院、修建堤坝、疏通西湖……等等。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为百姓解决问题。他每被调任一个地方,当地的百姓都不舍得这位心怀万民、兢兢业业的好官离开。虽然范仲淹爱民如子,政绩卓越,但由于他公正无私、直言不讳的处事风格,无形之中得罪了很多官员,所以在官场上一直起落无常,总是被贬。

若处在这起起落落的官场生涯,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灰心丧气,会因理想不得志而郁郁寡欢,最终对朝堂和政治失望,然后囫囵余生。但是,范仲淹却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在被贬谪的人生路途上,他常常用诗词歌赋来宽慰人生,他曾写过:“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即使身处逆境,他依然乐观豁达,泰然处之。用文学作品记录人生,正因如此,中华文化宝库中才多了一颗璀璨的宝石。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不仅文官做得非常好,他的武将经历也异常丰富。

宋仁宗元宝年间,大宋西北部的李元昊建立西夏,自称皇帝。与宋朝之前俯首称臣的外交关系正式改变。第二年,为了迫使承认西夏平等的地位,西夏皇帝李元昊亲自领兵侵入北宋边境,于三川口一役大败宋军。李元昊乘胜追击,集结兵力准备攻打延州。后因边疆战事紧急,在宋朝文职出任武将的背景下,宋仁宗只能召集富有声望的范仲淹回京出任永兴军知州。这一年,范仲淹51岁,开启了他戍边西北的军旅时光。后他又请命担任延州知州,赴任后,改革新的军制;同时修筑城池,来作为事基地,以节约边境的支出。这支军队被宋仁宗命名为康定军。后范仲淹为加强守备,又上书修筑承平、永平等关塞,把十二座旧关口改建为城池,流亡百姓和羌族重新回到了他们的家园。

不久后,范仲淹调任庆州知州,兼任环庆路都部署的司事。范仲淹一到任,就借朝廷的名义来建立各个羌族部落,与他们签订合约,把羌族势力划为宋朝一边。

庆历二年九月,西夏兵分两路,又一次进攻大宋。范仲淹建议仁宗,恢复了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等职务,并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别担任。范仲淹担任将领期间,忧国忧民、爱护士兵、体恤下属。还诚恳接纳那些投降的羌族部落,得到了双方的信赖。所以,一直到北宋与西夏议和,李元昊的军队也不敢轻易入侵他的管辖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庆历三年,53岁的范仲淹担任了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他终于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大展宏图。为了改革弊政,他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最后因朝臣阻隔而放弃。一年后,他又上疏“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改革的范围和力度逐渐加强。新政实施后,触犯了很多贵族和封建地主的利益,毁谤新政的言论也渐渐多了起来。庆历五年,反对的声音更加激昂,仁宗因压力过大,便罢免了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位,历时才一年多的庆历新政也以失败告终。

改革失败后,范仲淹被调离京城,先后任邠州、邓州知州。后又被调往杭州。55岁的范仲淹又踏上了贬谪之路。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期间写出来的,表达了虽然仕途不顺,惨遭贬谪,却仍然心忧家国,不放弃理想的坚定意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他的为官准则,又是他的人生写照。

宋仁宗皇祐四年,范仲淹调任颍州知州,他带病上任。走到徐州时,因病撒手人寰,谥号文正,享年六十四岁。他死后,文正成为了文官最尊贵的谥号,成为了文人的楷模。回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得此称号者不过26人。

范仲淹:一个集寒窗苦读,光耀门楣;公正无私、心忧万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于一身的英雄主义者,才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孟子所言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